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①于武陵,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②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
【小题1】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3-10-18 10:21: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作者却枯坐在邯郸的客店里。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B.第一首诗的后两句,从侧面来写“思家”,夜深时当诗人抱膝灯前,直接抒发了想到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的无限深情。至于“说”了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C.第二首诗的首句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音节朴实流畅,形成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而“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D.第二首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写渔人不畏全天打渔的辛苦,在明月之夜还驾船送我回家,写出了海边渔家人的淳朴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
E.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第一首诗写夜宿邯郸驿站,第二首诗写夜宿海边渔家。
【小题2】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歌的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表现。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