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陈情表》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4)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5)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诗句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30: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日喻说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1,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2,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1籥(yuè):古代的一种竹制管乐器。2没人:能潜水的人。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烛而得其形扪:抚摸
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也达:通达
C.转而相之,岂有乎既:尽,完了
D.士知求道而不学务:致力、从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扣盘得其声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B.以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古之圣人,出人也远矣
C.士杂学而不志道青,取之
D.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小题3】下列各项中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B.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C.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D.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小题4】本文主要要运用比喻论证方法阐述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本文是如何运用的?请作具体分析。(4分)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 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4分)
(2) 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3分)
(3)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周君墓志铭
归有光
君以嘉靖某年月日卒。先是,其子诗试礼部,下第还。会大司成奏言:“监学法久坏,天下士云会京师,一旦不为有司所录,往往去,居家自便;六馆几空,非所以为太平之观。乞下所在长吏,敦遣至京,修舍法以几化成之效,有不如诏者,罪之。”制曰:“可。”于是诗在南雍,间岁不归,不见君之殁。
君之配,先十年卒。诗与其弟谏、训、谟,启攒,与君合葬于县郭外小虞浦之原,请铭于余,泣且言曰:“先人少遭闵凶,孤露无依,寄于吾外家。与先妣誓志自立。从里师学,无所成;为农贾,又不能就。已而入县书狱。诗时为童子,县令见其文而爱之,以是待吾先人不与他从事比。然其教子,不为一切,优游而已。先妣独严迫不少假贷。尝曰:‘吾为生良苦,汝宜自勉。吾见某某皆以贫贱发迹。汝能自立,无忘吾言。’先妣寻卒。先人井臼之事,身自为之。前此不问也。盖不欲使儿辈与闻,惧用志之分。诗所与游者,年皆与先人若,先人益和光如己友。盖游吾父子间者,欢然无间也。念吾祖之蚤殁,每祭,辄潸然泪下。叹处世之难,不敢少自宴逸。比诗获举于乡,始用自适。而诗方卒业太学,待试于礼部,几斗升之禄,而天之降割,遂至于此!自念家故微,先君、先妣勤一生之力,俾有田庐,使诗兄弟得专志于学。视前世以孤童自奋者,不及诗远矣。而不一日养,尤可痛也。愿夫子赐之铭。”按其友沈孝状云云,诗语良然。
君讳寰,字民服,年四十有九。孺人姓金氏,年三十有八。葬以甲子正月日也。呜呼!人子之痛,何有穷乎?
余闻君为从事时,巡抚都御史尝捕人,误以同姓名系南京司寇狱,论死。其父老矣,且无子。诉于县,君为言县令,即日上状白其冤,取其人还。其所全活类是。稽之于古,后当有兴者。是为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妣独严迫不少假 贷:宽容
B.诗获举于乡     比:等到
C.有田庐 俾:使
D.前世以孤童自奋者 视:觉察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君之子在周君去世之前到礼部应试,落第后一直留在南雍,隔了一年也没返回家乡,没有看到父亲去世。
B.周君原配早周君10年而死。周君之子与弟弟周谏、周训、周谟拾取母亲骨骸,将其与周君合葬在县城外小虞浦之原。
C.周君教子宽松但周君之妻教子严厉,曾提及她自己谋生辛苦,教育子女应该自勉自立。
D.周君担任从事时,巡抚都御史曾经抓捕人,误把同姓名的人关押在南京司寇狱中,被判处死刑。那人父亲向县里申诉,周君帮助了对方。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念吾祖之蚤殁,每祭,辄潸然泪下。叹处世之难,不敢少自宴逸。
(2)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
(3)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太史公自序》
【小题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周君是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