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描写陶潜辞官归家后在园中漫步时所见云气自然冒出、飞鸟回巢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王勃通过“秋水”和“秋山”表现出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中李密乞求君王成全他奉养祖母的心愿,他表明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皇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30: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襟坐危:不安
B.山川相缪:同“缭”,连结,盘绕
C.酒临江酾:斟酒
D.则天地不能以一瞬 曾:竟,简直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不可骤得B.逝者
其闻道也固先吾纵一苇之所
C.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D.不知东方既白
起,起而归    师道不复,可知矣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举曹操之例,表述即使是英雄人物也不能与天地共存之意,并发出自然永恒而自我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慨。
B.作者借用江水、明月等自然景物,阐述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二重性,并得出“水月多么值得人类羡慕”的结论。
C.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最终主说服客,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后的议论,是写景、抒情之后的说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辩论最终让作者悟透而喜,物我两忘。
【小题4】将上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3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朱尔汉,字丽江,顺天大兴人。少为户部吏。乾隆中,官甘肃靖远典史,母忧去官。服阕待次,时平凉回酋田五作乱,尔汉与通判吴廷芳、知县黄家驹守靖远城,贼来攻。靖远回豪哈得成等夜半为内应,尔汉得其情,令守者悉登城不得下,至哈得成家,科其谷饷军,因拘之;分遣人诱擒城下贼,贼之杂守者在城上已数十人,县役铁光保最为剧贼,猝擒之。角声起,扼城上贼无脱者,外贼觉,遂引去。由是以知兵闻,擢隆德知县。
嘉庆元年,教匪起,蔓延三省。二年,四川贼尤炽,总统宜绵驻达州,檄尔汉参军事。是时王三槐踞方山坪,白岩山者,地险固,贼林亮功、樊人杰屯山上,与方山坪为声援。将军舒亮、提督穆克登布屯山前之韩彭坳,尔汉兵三百、乡勇三千屯山后之排亚口。左右贼大至,尔汉虑断后路,退师。
三年,运麦十万石饷军,行至成县,贼渠高均德来夺,败之于格楼坝,擒其党李德胜。四年,张汉潮犯秦州,尔汉赴成县会剿。巩昌警至,驰还,贼已据城东鸳鸯河,夜掠贼卡而入,城守始固,以功擢巩秦阶道。生番铁布者,居西倾山中,众十余万,乘教匪猖獗,时出盗内地。尔汉以铁布未叛乱,且地险,一构兵非数年不能平。铁布奉回教,乃召其阿浑谕之,于是来首者踵至。一日书姓名一纸,曰:此铁布党也。又出一图,曰:盗巢及要隘尽于此。分遣百余人捕之,悉就擒,铁布遂定。六年,川、楚、陕贼渐,余贼多窜甘肃,率兵扼剿,凡数十战皆捷。八年,甘肃匪平,上功最,赐花翎。
尔汉有识断,能得人死力,奴客悉以兵法部之。自出仕即在行间,后遂与教匪相终始。用兵有法,所用乡勇侯达海,侍卫李荣华,武举刘养鹏,千总邹坤、桂攀桂皆操刺勇健善战,故所至有功。寻调广东肇罗道,擢广西按察使,署布政使。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二,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靖远回豪哈得成等夜半为内应   期:约定
B.科其谷饷军  阳:假装
C.贼林亮功、樊人杰屯山上 渠:首领
D.六年,川、楚、陕贼渐  蹙:逼迫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凉的回民首领田五发动叛乱,靖远回民中的豪强哈得成等人做贼人的内应,朱尔汉知道他们的奸计之后,巧用智慧化解了这场危机。
B.嘉庆二年,朱尔汉参与军队事务,和将军舒亮、提督穆克登布一起征讨四川的贼寇,贼人大举进攻,朱尔汉担心敌人会切断后路,于是率兵撤退。
C.生番铁布趁着教匪猖獗发动叛乱,朱尔汉并不发兵讨伐,而是利用铁布信仰回教这一点,把他们的主教召来,让主教劝服铁布归降。
D.朱尔汉不仅自己戎马一生,一心为国,而且对家中的奴仆和门客也按照兵法来安排;他多次受到朝廷嘉奖,最后死在官任上。
【小题3】把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角声起,扼城上贼无脱者,外贼觉,遂引去。
(2)巩昌警至,驰还,贼已据城东鸳鸯河,夜掠贼卡而入,城守始固。
【小题4】请简要概括朱尔汉用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