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在上片中,作者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B.在下片中,作者借赞美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提醒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
C.最后三句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是仍然和当年的廉颇一样,可以上阵杀敌,同时也暗含有壮志难酬的忧愤。
D.全词豪放悲壮,义重情深,散发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2-24 12:28: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开头两句,写村子里男男女女的因丰收而面带喜悦之色,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一个“别”字,暗示村民平日生活的辛酸。
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檐下缫丝图”,虽然天气热,但蚕妇们愉快地忙碌着,似乎只感受到带着麦香的怡人清风。
C.五六两句写村民忙于家蚕的丰收,无暇顾及野蚕。野蚕化娥出茧,在桑叶间扑扑地飞来飞去,衬托出村民们兴奋喜悦的心情。
D.七八两句写出村民们拿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绢匹交租,因丰收而足够应付官家,隐含着村民们的喜悦心情。
E. 本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前八句精练地勾勒出一幅幅丰收年景图,整首诗前后映衬对比,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小题2】简析本诗后四句的内容及其传递出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l)《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
。”
(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
,
。”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
,
。”
同类题3
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3)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计,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5)虽无丝竹管弦之胜,
,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6)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7)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8)
,彩笔新题断肠句。(贺铸《横塘路》)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 思
陆游
鱼复城边逢雁飞,白头羁客恨依依。
远游眼底故交少,晚岁人间乐事稀。
云重古关传夜柝,月斜深巷捣秋衣。
官闲况是频移疾,药鼎荧荧卧掩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秋日里,在鱼餓边看麵飞的大雁,触景生情,想自己漂泊一生,不由得心生怨愤。
B.颔联首句承接首联中“羁客”,颔联次句照应首联中“白头”,“故交少”“乐事稀”具体言明羁客之“恨”。
C.颈联运用想象,描绘出两幅不同的画面,通过对比来突出边关战事的残酷,家人对征夫的关怀。
D.此诗与马致远的《天净沙》都写秋思,都表现了羁旅漂泊之愁,但陆游的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家国之思。
【小题2】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