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峡》中“
,
”这两句以不到正午和子夜,很难见到日光和月光来形容三峡两岸山势之高。
(2)《离骚》中“
,
”两句表达了作者感慨自己虽然喜好美德而自我约束,但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斥的无奈。
(3)陶渊明在《饮酒》中表明自己住在喧嚣的闹市却无心灵的纷扰的原因是“
”。
(4)《离骚》中的“
”以反问的形式发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10:01: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慢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碪①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注】①碪(zhēn),同“砧”。
【小题1】“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题2】“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在景物的描写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2)
,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元嘉草草,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山隔送行,
,
。王实甫《长亭送别》
(5)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秋 波 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
①
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
②
,应待人来。
注:①南山:秦岭主峰,在长安城南。
②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均为长安城内胜景。此时长安城为金兵占领。
【小题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4分)
【小题2】下阕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6分)
同类题4
默写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指出细网不进池,猎杀不绝的句子是“
,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3)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陈涉起义军在武器装备上根本无法与九国相比的句子是:“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4)韩愈《师说》中择师的标准是: “
,
,
,
。”
同类题5
阅读《浪淘沙 北戴河》,回答问题。
浪淘沙 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该词作于1954年夏)
1.作者由秦皇岛外壮阔的海景联想到了什么?
2.“挥鞭”这一瞬间动作,显示了人物的性格是什么。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