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东篱赏菊,陶潜说:“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用大鸟与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3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彭祖乃今以久特  闻:闻名
B.未有知其者   修:美好的样子
C.而彼且奚也   适:到……去
D.此小大之也   辨:同“辨”分辨,分明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不及大知②则明行无过矣③有海者,天池也④且适南
A.①与②的用法不同,③与④的用法也不同。
B.①与②的用法相同,③与④的用法也相同。
C.①与②的用法不同,③与④的用法相同。
D.①与②的用法相同,③与④的用法不同。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B.“小大之辩”是《庄子》中很重要的一个哲学命题,“小”和“大”在本质上都是有所依赖,有所期待的,只不过是量上的差别而已。
C.庄子善于用寓言说理,第一段借助学鸠的无知,写出俗人的浅陋、不识大体的境界。鲲鹏之大与志在远方,和蜩鸠之小且无知,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
D.第二段假托“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内容上与前文有重复,可以看出庄子行文在浪漫想象的同时,对文章的结构的把握却多有疏忽,白玉微瑕,十分遗憾。
【小题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②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B.其乏困 共:供给
C.夫晋,何之有  厌:厌烦
D.因人之力而之   敝:损害
【小题2】烛之武的话中能够体现外交辞令的委婉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很高兴,不仅撤了兵,还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
B.秦退兵之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打郑国,遭到了晋文公的强烈反对。
C.晋文公认为秦穆公有恩于己,因为如果没有秦穆公的力量他就不会有今天,即不能回国为君。
D.晋文公还认为,失去了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