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片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2)《琵琶行》中
,
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浓云惨淡景象的诗句是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10:07: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南宋)史达祖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缃
①
裙多忆敞招裘。官河
②
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注①缃:浅黄色。②官河:运河。
【小题1】上阕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词,对“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两句进行赏析。(6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题。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①作
米芾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生海市②,鳌戴三山③,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注释:
①玩月:亦即赏月。这首词是作者知涟水军期间,登当地名楼——海岱楼赏月时的感怀之作。
②海市:即我们常说的海市蜃楼。
③鳌戴三山,系我国古代神话。“三山”,指海中的仙山方壶(一曰方丈)、瀛洲、蓬莱。
【小题1】“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写“玩月”,请指出作者笔下月的特点,并简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类题3
补充下面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
, 。
(《离骚》)
(2).既见复关,
。(《氓》)
(3).
,靡有朝矣。(《氓》)
(4).固时俗之工巧兮,
。(《离骚》)
(5).
,二三其德。(《氓》)
(6).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离骚》)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小题1】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两项是
A.上阕一二句写登高兴亭时的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写出了战火未熄的时代背景。
B.上阕三四句借用战国高渐离和荆轲的典故,“凭高酹酒”给人以惋惜悲哀之感。
C.上阕五句切“高兴亭”之亭名,“悠”字似喜实悲,为后文的想象蓄势。
D.下阕用灞桥等借指古都长安,“应待人来”暗示旧山河迫切等待着宋军的收复。
E. 题目中,诗人登高远望长安南山,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
【小题2】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一句。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 衷 情
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帷。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注:仲殊,俗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
,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小题1】词的上片写西湖清波门附近的春景,下片写晚归寺院所见之景,这两幅场景各有什么特点,又各以哪个字点出了景物特点?
【小题2】“月到门时”,从这轮伴随诗僧回到山门的朗月,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人格?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