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咏竹   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
②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小题1】(1)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恶劣的生长环境,也赋予了竹不图安逸、不慕奢华的品性。
B.“梢云”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竹梢高耸入云的情状,为下文写“高节”做铺垫。
C.“耻染”句表明竹子自感无法与湘妃相比,为不能像湘妃那样痴情而感到羞愧。
D.结尾两句抒写竹子希望能制成长笛高声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独特情怀。
(2)下列诗句与“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一句情感态度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晋·谢朓《咏竹》)
B.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唐·刘禹锡《潇湘神》)
C.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宋·陆游《东湖新竹》)
D.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明·朱元璋《雪竹》)
【小题2】这首咏竹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法在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等诗中也有体现,请以本诗或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作为例子,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2-06 04:56: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感鹤
【唐】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1】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2】。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3】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唯怀稻粱,兼亦竞腥膻;不唯恋主人,兼亦狎乌鸢【4】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注释:【1】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淮南子•说山训》“曾子立廉,不饮盗泉。”【2】翾(xuān):低空飞翔。【3】矰(zēng):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缴(zhuó):拴在箭上的生丝绳,用于射鸟,可以靠它收回来。【4】鸢(yuān):一种小型的鹰,以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也吃腐肉。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落笔即写鹤的耿介贞姿,高翔于田野之上的野鹤与翩翩轻飞的杂鸟形成鲜明对比。
B.“一兴嗜欲念,遂为缯缴牵”是说野鹤不幸被捕获,偶然变故引发了后来命运的逆转。
C.作者以“不唯”“兼亦”反复表现野鹤自甘堕落,与群鸡争食,与乌鸢为伍,令人唏嘘。
D.作为一首寓言诗,本诗以生动的故事性描述为主,兼有议论,以浅映深,抑扬跌宕。
【小题2】本诗以鹤喻人,托物言志。下列诗歌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姚鼐《山行》)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C.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D.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咏柳》)
【小题3】本诗题为《感鹤》,诗人借鹤的变化寄托了深沉的感慨。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