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③一日凉。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③浮生:取自《庄子》中“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小题1】这首词的优胜之处就是写景的时候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你就这个方面简要赏析。
【小题2】有人说“殷勤”一词巧妙地表达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2-01-04 04:47: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转轴拨弦三两声,
。 (白居易(琵琶行))
(2)
,王道之始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4)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同类题2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微风过处,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
(3)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4)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5)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6)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 (《西洲曲》)
(7)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8)有则改之, 。 (《论语•学而》)
同类题3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云树绕堤沙,
,
。(柳永《望海潮》)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6)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天地也!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点绛唇·高峡流云
清王国维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
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写出了一种类似杜甫“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那种攀登到半山高处所特有的景象。
B.“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人在雨里攀登,静静地看着“着雨”的青山,凄苦之情难以言表。
C.“历历”,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样子,同时也是对往事和过去的回忆,用在这里具有一定的哲理的味道。
D.本词前半写景,后半抒发感受,词的境界中都含有对人生之了悟的成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三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
,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3)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6)
,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 娄山关》)
(7)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