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菊 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A.首联交代了作诗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情态举止,刻画出一个为诗魔搅扰得坐立不安的诗人形象,使读者鲜明感受到诗人做不出诗诗内心的焦灼与无奈。 |
B.“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愁怨和孤独。也可看作《红楼梦》叙述者在卷首自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点化。 |
C.尾联中“陶令”指东晋时喜作菊花诗的诗人陶渊明。诗人以典故回到咏菊主题,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菊花以寂寞为代价的高洁是可贵的,她对这种寂寞始终抱以肯定和欣赏的态度。 |
D.题为《咏菊》,却通篇未见“菊” ,只见“绕篱欹石”的诗人“我”,诗人以自身创作状态作侧面衬托,将自身与菊花风骨上的相契用一种浑然的方式点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