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林黛玉咏白海棠
清代 曹雪芹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薛宝钗咏白海棠
清代 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林黛玉咏白海棠》构思独特,首联由海棠花想到育花的土和盆也非同一般,喻为“冰”、“玉”,显得别具一格。
B.《林黛玉咏白海棠》以梨花之蕊比喻白海棠资质的皎洁,以梅花比喻白海棠坚强不屈、持之以恒的品行。“偷来”、“借得”构思巧妙。
C.《薛宝钗咏白海棠》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亦是诗人自我的真实写照。
D.《薛宝钗咏白海棠》颈联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
【小题2】请赏析林黛玉、薛宝钗所咏白海棠的形象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21 03:16: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 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小题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开辟不久的小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环境非常清幽 。
B.“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C.颈联主要写轩内倦卧看星和冬天对雪闲吟,又以“星穿过”和“雪压摧” 写竹,水乳交融、情景俱妙。
D.尾联实写,诗人眼见当下梅花清绝,给竹轩带来了更多的诗兴,故说“莫移墙下一枝梅。”
【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同类题3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来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这样的句子是“
,
”。
(3)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
,
”。
同类题4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8分)
①尔卜尔筮,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②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
④
,余不忍为此态也。
⑤环顾望旧乡,
。
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⑦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
⑧一觞一咏,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下列小题。
月夜泛舟
刘著
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
②
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
③
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
④
作逸民。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金代诗人。北宋宣政年间登进士第,金入侵后被迫留金任职。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②传邮:朝廷文书。③吏俗区区:朝夕面对的尽是俗不可耐的金吏。④尧封:尧之都,禹之封,指中原地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以出岫之云起句,表达了向往自由之情,再用南朝词客之典,写出了身不由己的身世漂泊之感,饱含怆楚沉痛之绪。
B.颔联顺承首联,连用“扰扰”、“区区”两个叠词,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在金人州县府衙为职时整日不堪烦扰、难捱难耐之情。
C.尾联诗人举杯邀月虽含孤清之绪,但用“逸民”一词则将其回到中原故土得以暂时摆脱金人府衙烦嚣的欣愉之情传达出来。
D.全诗一路写来,眼前景、身历事、心中情融合无间,虚实相应,情景交融,意蕴深沉,格律谨严,堪称金人七律中的佳品。
E. 本诗作者通过对偶回中原故土之际月夜泛舟之境的记写,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屈居金人统治之下而淤积的愤懑之情和抗争之意。
【小题2】颈联“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历来受人称道,请赏析其艺术手法。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