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林黛玉咏白海棠
清代 曹雪芹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薛宝钗咏白海棠
清代 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林黛玉咏白海棠》构思独特,首联由海棠花想到育花的土和盆也非同一般,喻为“冰”、“玉”,显得别具一格。
B.《林黛玉咏白海棠》以梨花之蕊比喻白海棠资质的皎洁,以梅花比喻白海棠坚强不屈、持之以恒的品行。“偷来”、“借得”构思巧妙。
C.《薛宝钗咏白海棠》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亦是诗人自我的真实写照。
D.《薛宝钗咏白海棠》颈联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
【小题2】请赏析林黛玉、薛宝钗所咏白海棠的形象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21 03:16: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
①
,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
②
栖鹓鸾
③
。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愤慨悲痛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近、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燕雀宿在梧桐之上,鹓鸾巢于恶树之中。但诗人以鹓鸾自喻,表达虽一时失意,但必会有重得赏识的时候。
E. “归去来”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剑歌”化用冯谖因未被重用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进不入以离尤兮 。(屈原《离骚》)
(2)—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
(5)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6)录毕。走送之,
。(宋濂《东阳马生序》)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
,
”与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
,
”描写琵琶声暂时停止后的无声境界,而后又写其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般忽然爆发。
(3)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劝学》中则说“
,
”。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柳 堤
明金 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动景,以动写静,借动衬静。
D.“啼莺”“飞燕”“风暖”具体生动地描绘出初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小题2】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
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2)这两首诗描写场面有怎样的不同?
(3)有人认为《秋歌》末二句显得多余,将此删去“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该说法?简述理由。
名句名篇默写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