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词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C.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D.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26 07:49: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闻砧
①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
②
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
③
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小题1)“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3分)
(小题2)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
.
同类题3
3个小题)(6分)
(1)
,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3)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4)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完成问题。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前句侧重“堤”,后句侧重“柳”,写景有视觉上的也有听觉上的,给人以美的感受。
B.三四句承题,用“十里”“千条”分别指代“堤”和“柳”,也用以表现堤的范围之广和柳树的数量之多。
C.五六句写雨天的景象,选取“啼莺”“飞燕”“风暖”“落花”这些春天典型意象来表现柳堤之上春意之浓。
D.尾联转入抒情,作者虽然有意避开“柳”字,其实还是使用“折柳”这一传统意象来表达离别相思的主题。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