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姬 生
南阳鄂氏,患狐,金钱什物,被窃去。迕之,祟益甚。鄂有甥姬生,名士不羁,焚香代为祷免,卒不应;又祝舍外祖使临己家,亦不应。众笑之。生曰:“彼能幻变,必有人心。我固将引之,俾入正果。”数日辄一往祝之。虽不见验,然生所至,狐遂不扰。以故,鄂常生宿。生夜望空请见,邀益坚。一夜,门自开。生曰:“倘是狐兄降临,固小生所祷祝而求者,何妨即赐光霁?”却又寂然。案头有钱二百,及明失之。生至夜,增以数百。中宵,闻布幄铿然。生曰:“若缓急有需,无妨质言,何必盗窃?”少间,视钱,脱去二百。生仍置故处,数夜不复失。有熟鸡,欲供客而失之。生至夕,又以酒。而狐从此绝迹矣。
生一日晚归,启斋门,见案上酒一壶,燂鸡盈盘,钱四百,以赤绳贯之,即前日所失物也。知狐之报。嗅酒而香,酌之色碧绿,饮之甚醇。壶尽半酣,觉心中贪念顿生,蓦然欲作贼。便启户出。思村中一富室,遂往越其墙。墙虽高,一跃上下,如有翅翎。入其斋,窃取貂裘、金鼎而出。归置床头,始就枕眠。天明,携入内室。妻惊问之,生嗫嚅而告,有喜色。妻骇曰:“君素刚正,何忽作贼!”生恬然不为怪,因述狐之有情。妻恍然悟曰:“是必酒中之狐毒也。”因念丹砂可以却邪,遂研入酒,生。少顷,生忽失声曰:“我奈何作贼!”妻代解其故,爽然自失。又闻富室被盗,噪传里党。生终日不食,莫知所处。妻为之谋,使乘夜抛其墙内。生从之。富室复得故物,事亦遂寝。
生岁试冠军,又举行优,应受倍赏。及发落之期,道署梁上黏一帖云:“姬某作贼,偷某家裘、鼎,何为行优?”梁最高,非跋足可黏。文宗疑之,执帖问生。生愕然,思此事除妻外无知者;况署中深密,何由而至?因悟曰:“此必狐之为也。”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窃去 辄:总是
B.鄂常生宿 止:留
C.又以酒 益:增加
D.遂研入酒,生   饮:饮酒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阳鄂氏家中闹狐怪,鄂氏的外甥姬生是一个性格洒脱的人,他认为狐怪通晓人性,想要引导狐怪,使其走上正途。
B.一天晚上,姬生因为喝了狐怪为他准备的酒而心生贪念,便翻墙进入村中一富贵人家行窃,并成功偷出貂裘、金鼎。
C.姬生的妻子惊讶于丈夫做了贼,她通过姬生的话猜测姬生中了狐怪的毒,便用丹砂为他祛了邪,姬生清醒后向妻子讲述狐怪的情义。
D.道台衙门最高的梁上贴了一张纸条,说姬生做过贼,偷某家裘、鼎,不能算是品行优良的人,姬生认为此事乃狐怪所为。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日辄一往祝之。虽不见验,然生所至,狐遂不扰。
(2)妻为之谋,使乘夜抛其墙内。生从之。
【小题4】姬生对狐怪很友善,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19 11:10: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向杲字初旦,太原人,与庶兄晟友于最敦。晟狎一妓,名波斯,有割臂之盟,以其母取直奢,所约不遂。适其母欲从良,愿先遣波斯。有庄公子者,素善波斯,请赎为妾。波斯谓母曰:“既愿同离水火,是欲出地狱而登天堂也。若妾媵之,相去几何矣!肯从奴志,向生其可。”母诺之,以意达晨。时展丧偶未婚,喜,竭资聘波斯以归。庄闻,怒夺所好,途中偶逢,大加诟骂;晟不服。遂嗾从人折棰答之,毙乃去。

杲闻奔视,则兄已死,不胜哀愤。具造赴郡。庄广行贿赂,使其理不得伸。 杲隐忿中结,莫可控诉,惟思要路刺杀庄。日怀利刃,伏于山径之莽。久之, 机渐泄。庄知其谋,出则戒备甚严;闻汾州有焦桐者,勇而善射,以多金聘为卫。杲无计可施,然犹日伺之。一日,方伏,雨暴作,上下沾濡,寒战颇苦。既而烈风四塞,冰雹继至,身忽然痛痒不能复觉。岭上旧有山神祠,强起奔赴。既入庙,则所识道士在内焉。先是,道士尝行乞村中,杲辄饭之,道士以故识杲。见杲衣服濡湿,乃以布袍授之,曰:“姑易此。”杲易衣,忍冻蹲若犬,自视则毛革顿生,身化为虎。道士已失所在。心中惊恨,转念:得仇人而食其肉,计亦良得。下山伏旧处,见己尸卧丛莽中,始悟前身已死,犹恐葬于乌鸢,时时逻守之。越日,庄始经此,虎暴出,于马上扑庄落,龁其首,咽之。焦桐返马而射,中虎腹,蹶然遂毙。杲在错楚中,恍若梦醒;又经宵,始能行步,厌厌以归。家人以其连夕不返,方共骇疑,见之,喜相慰问。杲但卧,蹇涩不能语。少间,闻庄信,争即床头庆告之。杲乃自言:“虎即我也。”遂述其异,由此传播。庄子痛父之死甚惨,闻而恶之,因讼杲。官以其诞而无据,置不理焉。

异史氏曰:“壮士志酬,必不生返,此千古所悼也。借人之杀以为生,仙人之术亦神哉!然天下事足发指者多矣。使怨者常为人,恨不令暂作虎!”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毙乃去( ) (2)此千古所悼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先是,道士尝行乞村中,杲辄饭之,道士以故识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晟为娶波斯不惜倾其所有,是因为对波斯一往情深;庄公子怒夺所好,便致人于死地,实在是恶霸行径。
B.向杲听说哥哥被活活打死,悲痛万分,先告官府,官府不能伸张正义,向杲这才铤而走险,一心要刺杀仇人。
C.道士感激乐善好施的向杲,拿出布袍让浑身湿透的向杲换上,不料竟把向杲变成猛虎,使向杲得以完成复仇的心愿。
D.作者通过向杲复仇“志酬”而“生返”的神奇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弱肉强食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下层人民以暴抗暴的愿望。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画 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袱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心相爱乐,问:“何夙夜踽踽独行?”女黯然曰:“父母贪赂,鬻妾朱门。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生言:“敝庐不远,即烦枉顾。”女喜,从生归。使匿密室,过数日而人不知也。生微告妻。妻陈氏疑为大家媵妾,劝遣之。生不听。
偶适市,遇一道士,顾生而愕。问:“何所遇?”答言:“无之。”道士曰:“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生又力白,道士乃去。生以其言异,颇疑女。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
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乃逾垝垣,蹑迹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急追道士,遇于野,长跪乞救。乃以蝇拂授生,令挂寝门。生归,不敢入斋,乃寝内室,悬拂焉。一更许,闻门外戢戢有声,自不敢窥也,使妻窥之。但见女子来,望拂子不敢进;立而切齿,良久,乃去。少时复来,骂曰:“道士吓我。终不然宁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号。婢入烛之,生已死。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即从生弟来。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问:“南院谁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现在君所。”二郎愕然,去少顷而返,曰:“果有之。晨间一妪来,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道士逐击之。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道士以木剑枭其首;身变作浓烟,匝地作堆。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置烟中,飕飕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道士塞口入囊,乃别欲去。
陈氏拜迎于门,哭求回生之法。道士谢不能。陈益悲,伏地不起。道士沉思曰:“我术浅,诚不能起死。市上有疯者,试叩而哀之。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二郎亦习知之,乃别道士,与嫂俱往。
见乞人颠歌道上,鼻涕三尺,秽不可近。陈固哀之。怒以杖击陈。陈忍痛受之。乞人咯痰唾盈把,举向陈吻曰:“食之!”陈红涨于面,有难色。既思道士之嘱,遂强啖焉。觉入喉中,硬如团絮,格格而下,停结胸间。乞人遂起,行已不顾。追而求之,不知所在,惭恨而归。
既悼夫亡之惨,又悔食唾之羞,俯仰哀啼,但愿即死。陈抱尸收肠,且理且哭。哭极声嘶,顿欲呕。觉鬲中结物,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腔中。惊而视之,乃人心也。在腔中突突犹跃,热气腾蒸如烟然。大异之急以两手合腔极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乃裂缯帛急束之。以手抚尸,渐温。天明,竟活。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微告妻     微:暗中
B.偶适市,遇一道士 适:恰逢
C.身变作浓烟,匝地作堆  匝:环绕
D.道士谢不能   谢:推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至为妖     大王来何操
B.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  扣舷而歌之
C.道士以木剑枭其首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既思道士之嘱,遂强啖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异之/急以两手合腔/极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乃裂缯帛急束之
B.大异之/急以两手/合腔极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乃裂缯帛急束之
C.大异之/急以两手合腔/极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乃裂/缯帛急束之
D.大异之急/以两手合腔/极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乃裂/缯帛急束之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原王生路上遇到一个女子,带回家去,藏到密室。过后告诉妻子,妻子劝他把她打发走,但是王生不听。
B.道士见王生满身邪气,问他遇到什么,王生不肯以实相告。他虽然觉得道士的话有点奇怪,但还是认为道士是借除灾驱邪来骗饭吃。
C.王生终于明白自己心爱的姝丽是一个恶鬼时,急忙追赶道士,把实情告诉他。道士闻言,拿着木剑到王家去,施法杀死了恶鬼。
D.陈氏抱着王生的尸体痛哭,悲痛得想要呕吐,突然吐出一块结实的东西直落王生胸腔,陈氏一看,竟是一颗人心。
【小题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父母贪赂,鬻妾朱门。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于江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仇。少间,一狼来,逡巡嗅之,江不动。无何,摇尾扫其额,又渐俯首舐其股,江迄不动。既而欢跃直前,将龁其领。江急以锤击狼脑,立毙。起置草中。少间,又一狼来,如前状,又毙之。以至中夜,杳无至者。

忽小睡,梦父曰:“杀二物,足泄我恨,然首杀我者,其鼻白,此都非是。”江醒,坚卧以伺之。既明,无所复得。欲曳狼归,恐惊母,遂投诸眢井而归。至夜复往,亦无至者。如此三四夜。忽一狼来,啮其足,曳之以行。行数步,棘刺肉,石伤肤。江若死者,狼乃置之地上,意将龁腹。江骤起锤之,仆;又连锤之,毙。细视之,真白鼻也。大喜,负之以归,始告母。母泣从去,探眢井,得二狼焉。

异史氏曰:“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义烈发于血诚,非直勇也。智亦异焉。”

[注]眢井:枯井

【小题1】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_》。
【小题2】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得父履(______)(2)持铁槌去(_______)(3)遂投眢井(_______)(4)非勇也(______)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父宿田间,为狼所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欢跃直前,将龁其领。
(2)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
【小题5】概括于江“勇”和“智”的具体表现。
【小题6】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