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则《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7.1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3)
(1)孔子所说的“乡原”,是指什么样的人?(1分)
(2)请简要阐述“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0-11-22 10:3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
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像《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像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
【小题2】《论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对于中华文化,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这一点,从千古流传的成语中可见一斑。请从上面的选段中找出两个成语。(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