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文后题目: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概括曾皙的性格特征。(1分)
(2)孔子“与点”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0-12-15 11:52: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户部郎中张滂之子,日仲殷,于南山内读书,遂结时流子弟三四人,仲殷性亦聪利,但不攻文学,好习弓马,时与同侣挟弹,游步林薮,去所止数里,见一老人持弓,遂一鹿绕林,一矢中之,洞胸而倒,仲殷惊赏,老人日:“君能此乎?”仲殷曰“固所好也,”老人曰:“获此一鹿,吾无所用,奉赠君,以充—饭之费.”仲殷等教谢之.老人日:  “明日能来看射否?”明日至,亦见老人逐鹿,复射之,与前无异,复又与仲殷.仲殷益异之,如是三度,仲殷乃拜乞射法.老人日:  “观子似可教也.明日复期于此,不用令他人知也.”

仲殷乃明日复至甚所老人还至遂引仲殷西行四五里入一谷口路渐低下如入洞中草树有异人间,仲殷弥敬之.约行三十余里,至一大庄,如卿相之别业焉.止仲殷子中门外厅中,老人整服而入,有修谒之状.出日:“姨知君来此,明日往相见.”仲殷敬诺而宿于厅.至明日,敕奴仆与仲殷备汤沐,更易新衣.老人具馔于中堂,延伸殷入拜母,仲殷拜堂下,母不为起,亦无辞让.老人又延升堂就坐,视其状貌,不多类人,或似过老变易,又如猿猿猩之状。其所食品物甚多,仲殷食次,亦不见其母动匕箸,倏忽而毕

既而食物皆尽,老人复引仲殷出,于厅前树下,施床而坐.老人即命弓矢,仰卧,指一树枝日: “十箭取此-尺.一遂发矢十只,射落碎枝十段,接成一尺.谓仲殷日:“此定如何?”仲殷拜于床下日:“敬服!一又命墙头上立十针焉.去三十步,乃按次射之,发无不中者也.遂教仲殷屈伸距跗之势.但约臂腕骨,臂腕骨相拄而弓已满.故无强弱,皆不费力也.数日,仲殷已得其妙。老人抚之,谓仲殷日:“止于此矣!勉驰此名,左右且教取五千人,以救乱世也,”遂却引归至故处.而仲殷艺日新,果有善射之名,受其教者,虽童子女人,即可与谈武矣.后父卒,除服,偶游于东平军,乃教得数千人而卒。

其老人盖山神也.善射者必趣度通臂,故母类于猿焉.

(节选自皇甫氏《原化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日复于此   期:约会
B.促殷敬之 弥:更加
C.伸殷入拜母   延:邀请
D.床而坐 施:给予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老人神异的一组是 ( )
①获此一鹿,吾无所用    ②老人整服而入,有修谒之状    ③不用令他人知也
④视其状貌,不多类人    ⑤遂教仲殷屈伸距跗之势 ⑥射落碎枝十段,接成一尺
A.①②④B.③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仲殷读书南山之内,虽然心性聪颖,但不喜读书,而喜练习弓马,有一定的武功,为后来成为老人的箭术传人打下了基础。
B.老人见到张仲殷喜欢武功,便有意展示高超的射箭技艺,引起他的兴趣,让他主动拜师,最终将技艺传授给他。
C.老人射箭技艺高超,是经过艰苦练习而来,这艰苦的练习导致其形貌改变,与常人不同,长相近似猿猴。
D.张伸殷勤奋练习,终以善射名于当时,并悉心教授他人射箭技艺,最后没有辜负老人“以救乱世”的期望。
【小题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仲 殷 乃 明 日 复 至 其 所 老 人 还 至 遂 引 仲 殷 西 行 四 五 里 入 一 谷 口路 渐 低下 如 入 洞 中 草 树 有 异 人 间.
【小题5】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所食品物甚多,仲殷食次,亦不见其母动匕箸,倏忽而毕。
②后父卒,除服,偶游于东平军,乃教得数千人而卒。

同类题5

阅读课文第五第六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擦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1)”儿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日将暮,取儿葬。近抚之,气息慢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2)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之。惟傍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3)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亦无者。径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4)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置笼中。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斯须:  (2)业:    (3)涕:   (4)被:   (5)既:
(6)聊赖:  (7)藁:    (8)顾:   (9)觇视: (10)裁:
(11)劣:   (12)名:   (13)高:  (14)售:   (15)造
(16)强:   (17)屡:   (18)掇: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失促织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成名夫妻惊,怒,悲,忧的一系列感情变化,更增强了悲剧气氛。
B.儿子投井自杀的悲剧,其真正原因是害怕父亲回来找他算账,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
C.小说写了“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对成名似乎有感情,表现了小虫的异乎寻常,暗与成子化身促织相呼应。
D.小说接着细写小促织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显示了小促织的超凡本事,故事达到了高潮。
【小题4】小说写小促织的才能和善斗,采用了什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