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万章)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孟子)曰:“以君命将①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②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孟子·万章下》)
[注]①将:拿去、送。②廪人:管粮仓的官吏。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1】
A.“如何斯可谓养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怎样做可算是(真正的)供养呢?
B.“廪人继粟,庖人继肉”的意思是:粮仓的小吏不断送粮去,厨师不断送肉去。
C.孟子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阐述了自己关于如何尊贤的看法。
D.孟子认为统治者对待贤人应该像尧对舜那样.派自己的儿子去侍奉他,把女儿嫁给他。
(2)下面选段孟子所说的这句话和下面的文字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小题2】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1-08-29 09:53: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上古之世,人民少禽兽众,人民不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巢,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修古,不法常可,世之事,因之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类也。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不禽兽虫蛇胜:堪,能承受
B.天下大水,而鲧、禹渎决:决定
C.是以圣人不修古期:日期
D.不常可法:法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论世之事,因之备②构木
B.①构木为巢避群害②钻燧取火化腥臊
C.①号曰燧人氏②皆守株类也
D.①人民少禽兽众②汤、武征伐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B.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C.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螂螳、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臣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小题1】所选内容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作者是清朝的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独成氏子以蠹贫    (2)天下所贡蝴蝶
(3)乃赏成,献抚军    (4)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2)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小题4】郭沫若先生评价蒲松龄,说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请结合你阅读《促织》的感受,谈谈你对两句话的理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小题1】王熙凤初见黛玉有哪几个动作?意图如何?
【小题2】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小题3】“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小题4】选出对黛玉的心理描写和对贾母的第一段语言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
A.黛玉对王熙凤的放诞无礼不满,贾母此语是为了缓和这种气氛。
B.黛玉对贾府的规矩产生怀疑,贾母此语则充满了对王熙凤的喜爱。
C.黛玉推测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贾母此语充满了对熙凤的喜爱。
D.黛玉意识到贾母对熙凤的喜爱,贾母此语则是掩盖这种喜爱之情。
【小题5】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