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修养品德,讲习学问,实践道义,是必须时时进行的人生必修课。
B.做学问,必先习得基本的语法,遵从语法规则说话,才能改正言谈鄙陋的缺点。
C.对于顺耳好听的话,听者自然会感到高兴,而贵在能进行冷静的分析鉴别。
D.能按照道德、礼法的要求审视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就能不断进步。
【小题2】(小题2)根据以上两个选段,说说孔子对学生的修习过程有哪些要求。(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3-06-06 07:5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小题1】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E.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虽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却又说话办事雷厉风行敢作敢当的人物形象。
【小题2】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小题3】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几折,这说明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同类题4

(一)文言文阅读下列小题
陈生弼教,字明允,燕人也。家贫,从副将军贾绾作记室。泊舟洞庭。猪婆龙浮水面,贾射之中背,获之。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生恻然心动,请于贾而释之。携有金创药,戏敷患处,纵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没。
后年余,生北归,复经洞庭,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絓木而止。援岸方升,有浮尸继至,则其僮仆。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豁然顿苏。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有二女郎乘骏马来,生不敢前。有男子步驰,似是驭卒,因就问之。答曰:“此西湖主猎首山也。”生述所来,且告之。驭卒解裹粮授之,嘱云:“宜即远避,犯驾当死!”生惧,疾趋下山。
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生与僮潜伏丛花中。忽闻人语纷挐,少间来,曰:“王妃请陈郎入。”……生伏地稽首,妃急起拽之,曰:“我非君子,无以有今日。婢辈无知,致佳客,罪何可赎!”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日方暮,妃命生就帐。数十妖姬扶公主交拜。生曰:“羁旅之臣,反赐姻好,实非所望。”公主曰:“妾母,湖君妃子,乃扬江王女。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郎勿以非类见疑。妾从龙君得长生诀,愿与郎共之。”生乃悟为神人。生叹曰:“馈食者谁?”曰:“阿念,亦妾腹心。”生曰:“何以报德?”笑曰:“侍君有日,徐图塞责未晚耳。”
居数日,生虑家中无耗,悬念綦切,乃先以平安书遣仆归。家中闻洞庭舟覆,妻子缞绖已年余矣。仆归,始知不死,而音问梗塞,终恐漂泊难返。又半载,生忽至,裘马甚都,囊中宝玉充盈。由此富有巨万,声色豪奢,世家所不能及。
(选自《聊斋志异·西湖主》,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猪婆龙浮水面 适:恰好,正好
B.生述所来,且告之馁 馁:害怕
C.婢辈无知,致忤佳客 忤:违逆,冒犯
D.妃命引生就帐   引:领,带
【小题2】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B.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C.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D.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生家里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做记室,一次,贾将军射中洞庭湖中的一条猪婆龙,陈生看到猪婆龙的样子很可怜,心生怜悯,请求贾绾放了它。
B.陈生再次经过洞庭湖时遇大风翻船,幸而抓住竹箱得以保命。饥饿难耐之时,得到马夫的帮助,马夫打开包裹,送给陈生食物。
C.陈生被王妃请入。原来,陈生当年救过的猪婆龙是洞庭湖的王妃,陈生因而得到王妃的盛情款待。王妃把侍女赐予陈生。
D.里陈生惦念家人,于是写书信委派仆人送信,以免家人牵挂。他的家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船后,一直以为他已经死了,直到仆人回来,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豁然顿苏。
(2)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