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
平原,此外,
流域、
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遭受洪涝灾害。
(2)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大的地区有东南沿海的
省、
省、
省及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市。
(3)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
平原、
平原及
流域。
(4)我国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
气候区,其原因是
的强弱变化,常造成旱涝灾害。
(5)列举我国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8-22 03:0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下图“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 ),
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
B.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
C.我国全年各地均会受到台风影响
D.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
【小题2】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
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
C.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D.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
【小题3】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
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
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同类题2
当两个台风中心距离在1 500千米以内时,它们将产生互旋、互斥或者互相吞并的双台风效应。2017年7月2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先后打破沉寂,34小时内生成的4个台风,且均出现双台风效应。从5号台风“奥鹿”和6号台风“玫瑰”,到7号台风“洛克”和8号台风“桑卡”,再到影响我国的“纳沙”也不例外,它将与南海上的一个台风“海棠”配对。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双台风效应势必形成“加长版台风雨”,其影响可能是( )
A.掀起新一轮的高温天气
B.高温天气得到缓解
C.空气质量变得更糟糕
D.伏旱天气影响得到加强
【小题2】下图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A.A
B.B
C.C
D.D
同类题3
(加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说出武汉和开封发生旱灾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原因。
同类题4
读某年5月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材料可知,我国的地质灾害特点是
A.除上述19个省区外,其他省份从没有发生过地质灾害
B.5月份地质灾害造成广西91人死亡
C.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布,相对集中
D.我国的地质灾害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小题2】按发生数量看,广西多于广东。但是从造成经济损失看,广东远大于广西,其主要原因是
A.广东地势低洼,受灾严重
B.广东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侵袭,受灾严重
C.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D.喀斯特地貌可以减缓地质灾害的影响
同类题5
读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4分)
(2)2012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造成粮食作物枯死、人畜饮水困难。从长远来看,西南地区抗旱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6分)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的洪水灾害
中国的气象灾害
我国的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