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晦①五鼓②,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③。稍见云中白若摴蒱④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1)。日上,正赤如丹⑤,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⑥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2)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⑦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3)僻⑧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⑨。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⑩,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里是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是近景。 |
B.写日出之时的景观,着重观察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以动衬静,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 |
C.“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先写日上过程,再写日下的海浪,相互烘托,既生动形象,又很有气势,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
D.第3自然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时——一日出后”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精彩纷呈,逼真如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