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分别对庐山和泰山两大风景区景观的欣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要移情于景,后者说明要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前者说明要选择观赏位置,后者说明要以情观景
C.前者说明要把握观赏时机,后者说明要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D.前者说明要综合感受,后者说明要登高望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3-15 07:2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的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旅游景观欣赏时( )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D.充分了解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同类题2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通过旅游,得到高层次的享受需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读图,下列对观赏该景点的位置要求正确的是( )
A.近观仰视
B.远眺
C.特定角度
D.俯瞰
【小题2】下列诗句描写出“人在画中游”意境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同类题3
唐代诗人韩愈写诗赞美漓江两岸的风光“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诗中 ( )
A.“苍苍森八桂”描写出该地区的茂密热带季雨林景观特点
B.“兹地在湘南”描写出漓江的地理位置在福建省湘江以南
C.“山如碧玉簪”描写出两岸山地是地壳抬升形成的块状山
D.“江作青罗带”描写出漓江蜿蜒曲折、水清沙少的水流特点
同类题4
读钱塘潮(浙江海宁)和杭州湾地形图。
简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并指出欣赏该景观应把握的关键之处。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二图中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________地。
(2)观赏材料二图中所示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美感,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旅游地理
旅游景观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