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黄山游记
钱谦益
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滋云雨,杀霜雪,勾乔元气,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
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其腹实:充满
B.老人峰陟:登上
C.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焉夸:赞美
D.必有吾言而一笑者征:验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①泉之奇,莫奇于汤泉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有幢幢如羽葆者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①其身与皮、干皆石也②而余亦悔其随之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山有三奇:泉奇、云奇、松奇。泉之奇,就奇在所有的泉水都在山脚下;而云之奇,奇在云海漫漫,奇在变幻莫测,奇在山上山下两重天。
B.黄山松奇,首先就奇在千姿百态。它们大小、高矮不一,形态各异,各具特点,生长在黄山的不同位置,和悬崖、险峰相互映衬,风光无限。
C.黄山松奇,更奇在其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扎根在陡峭的悬崖和坚硬的石头之上,风雨雷电、霜雪严寒,造就了它们坚硬的质地和坚贞的品格。
D.作者以饱蘸的浓墨、饱满的热情,描绘黄山松的奇特,讴歌它的壮美,也暗含了对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国传统精神人格的高度赞美。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
(2)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3-04 03:14: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yù)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小题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为_______(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小题2】按照拼音写汉字以及解释加点字。
⑴明告(yù)梅者 (___________) ⑵天下之梅也  (___________)
⑶以梅病梅为业(___________) ⑷泣之三日    (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遏其生气B.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不抑耗其实而已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小题5】作者以“病梅”喻______,采用________的写法。抒写疗梅治梅的愿望实际上是表达作者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取材于明·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①徼(jiào):边界。②光禄:官名。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其所生之地穷:追究或千钱买一石
B.或而去焉芟:除去
C.吾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意:意图
D.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味可好臭:气味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江南人斩竹薪之②与嬴不助五国也
B.①而不欲告人欤?②木直中绳,輮为轮
C.①甥为我记之②自不变者而观之
D.①此其竹,必有自得焉②多在庾之粟粒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对任光禄的人品进行肯定的一组是
①尤挺挺不妄与人交
②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③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
④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⑥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⑤
【小题4】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引用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以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作者用反诘语气,表达了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之情。
B.任光禄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竹溪主人”,是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C.这篇小品文,详细描写竹溪景物,并借题发挥,通过人们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的对比,针砭了世俗,赞扬了任光禄君孤高独立的人品。
D.本文名为记,却不受形式束缚,别具一格,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且能直抒胸臆,是体现作者自然而成的创作风格的富于本色的好作品。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3分)
(2)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4分)
(3)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3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富郑公神道碑
(宋)苏 轼
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
会郭后废,范仲淹争之,贬知睦州。公上言:“朝廷一举而获二过,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
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且上言:“元昊遣使求割地,邀金帛,而词甚,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议者以为有宰相气。擢知谏院。
元昊寇鄜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而德和诬奏平降贼,诏以兵围守其家。公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竟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公言:“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德和竟坐腰斩。
改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时有用伪牒为僧者,事觉,乃堂吏为之。开封余人而不及吏。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执政指其坐曰:“公即居此,无为近名。”公正色不受其言,曰:“必得吏乃止。”
执政滋不悦,故荐公使契丹,欲因事罪之。欧阳修上书留公,不。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庆历三年,晏殊为相,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与公之,欧阳修为谏官,皆天下之望。鲁人石介作《庆历圣德诗》,历颂群臣,曰:“维仲淹、弼,一夔一契。”天下不以为过。
公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其为文章,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世以为知人。
(选自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词甚倨:怠慢
B.开封余人而不及吏按:审查
C.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答复
D.韩琦与公之副:辅佐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富弼是“王佐才”的一组是(3分)
①范仲淹曰:“此王佐才也。”    ②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
③议者以为有宰相气     ④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
⑤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 ⑥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弼少时刻苦学习,志向远大,受到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怀揣他的文章向晏殊推荐,并且把女儿嫁给了富弼。
B.元昊反叛,派遣使者向宋要求割地和金帛,富弼指出当立斩其使者,体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C.富弼因得罪执政,被推荐出使契丹,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契丹朝廷折服对方,表现出大勇气概。
D.庆历三年,群贤主持政事,深得天下人敬仰。石介写诗称颂范仲淹和富弼可比尧舜时贤能的大臣夔和契。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3分)

(2)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3分)

(3)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3分)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加横线部分的文言文断句。(斜线不得超过6处)(3分)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
(1)齐、楚之精英( )
(2)弃掷逦迤( )
(3)日益骄( )
【小题2】下列各句加横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A.骊山北构而西折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后人哀之而不D.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来于秦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8分)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与市,农夫相与忭②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月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有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③;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日三雨,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①扶风:凤翔府的古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
②忭(biàn):快乐。③襦(rú):短衣、短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以雨名,志喜也志:表示
B.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治:整修
C.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占:占卜
D.使天而雨珠使:假如
【小题2】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民方以为忧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①以属客而告之②举匏尊以相属
C.①引流种树②引觞满酌
D.①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②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小题3】划横线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予至扶风之明年B.今天不遗其民
C.寒者不得以为D.以为休息之所
【小题4】对《喜雨亭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记叙亭子命名缘由、建亭经过以及亭子落成恰逢甘雨等,表达了作者关心农事,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本文以“喜”字贯穿全篇。以“喜”字开头,又以“喜”字结尾,前呼后应,结构严谨。
C.文章虽篇幅短小,但笔法多姿。集记叙、抒情、对话、歌咏等多种写作方法于一体,在轻巧的行文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D.本文没有点明题旨的议论,写的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学&科&网
【小题5】翻译句子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分)
译文: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2分)
译文: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