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
(1)齐、楚之精英( )
(2)弃掷逦迤( )
(3)日益骄( )
【小题2】下列各句加横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A.骊山北构而西折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后人哀之而不D.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来于秦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3-25 09:54: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③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④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⑤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亦遂增胜   (2)墙往往而是   (3)母立于兹   (4)大母余曰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
B.妪,先大母婢也,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又杂植兰桂竹木庭 其制稍异
B.余稍修葺 庭中通南北
C.汝姊在吾怀,呱呱泣 余扃牖
D.垣墙周庭,当南日 久之,能足音辨人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5】_________(作者)擅长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感人文章。
【小题6】明代王锡爵评价这篇散文“无言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请结合文章内容,就语言风格进行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南康直节堂记
宋·苏辙
①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①;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②夫物□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③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②,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④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注释):①太常之旗:古时天子所建之旗。承露之茎:托露盘的金茎。《汉书·郊祀志》载,汉武帝迷信神仙,于神明台上做承露盘,立铜仙人舒掌以接甘露,以为饮之可以延年。承露:指托盘承接甘露;金茎:指托盘的铜仙人高举之掌。②皦察之政:苛察之政,指过度的要求。
【小题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而B.则C.之D.其
【小题2】对第①段中“莫知贵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人知道军六曹吏的可贵。
B.没有人知道簿册文书的可贵。
C.没有人知道朝请大夫徐望的可贵。
D.没有人知道直节堂这一地方的可贵。
【小题3】简析第②段写“竹柏”的作用。
【小题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5】全文紧扣“直节”二字,构思精巧。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