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珊瑚栖息于微盐、光照充足、温度20℃以上、水深100~200米的浅海海域中水面平静,水质清澈的岩礁、平台、斜坡和崖面的凹缝中。红树林喜湿热环境,主要分布在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是守卫海岸的卫士和消浪先锋。
材料二:涠洲岛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火成岩广布,东侧多滩涂、浅滩、海水盐度较低。在岛屿东、北侧有大面积红树林分布,南侧有火山活动形成“C”型的岩崖,水底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和各种各样的珊瑚和珍珠。岛上最大的城镇涠洲镇分布在附近。
(1)说明红树林分布在岛屿东、北侧的自然原因。
(2)分析涠洲岛珊瑚和珍珠采集产业分布在岛屿南侧的原因。
(3)在台风过境后A、B两处容易发生次生自然灾害,任选一地指出发生的主要次生自然灾害,并说出防治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1:54: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距今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变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面积变化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距今2000年以来,长江南岸面积变化比北岸大
B. 距今1000年以来,三角洲地区流水沉积作用减弱
C. 甲岛形成于距今1000-300年间,并不断向北扩展
D. 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
【小题2】当今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A. 农作物生长期缩短 B. 长江口水质恶化
C. 寒潮影响次数增加 D. 海岸线长度增加
同类题2
(海洋地理)海洋是资源的宝库。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海洋,将会使地球上的人们生活得更富有、更美好。图18为2014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下图为1999~2014年河北昌黎文昌鱼栖息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趋势图,下表为2014年我国部分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监测结果统计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重点岸段
侵蚀海岸类型
监测海岸长度(公里)
侵蚀海岸长度(公里)
最大侵蚀速度(米/年)
平均侵蚀速度(米/年)
龙口至烟台
砂质
246.7
6.8
6.0
2.8
崇明东滩南侧
粉砂淤泥质
48.0
2.9
22.0
4.4
雷州市赤坎村
砂质
0.8
0.8
12.0
5.0
海口市南渡江
砂质
10.7
10.5
8.3
3.9
(1)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与图18中的①②③对应序号分别是____、____、____。
(2)2002年以来,文昌鱼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总体呈____,导致文昌鱼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在某些年份的不同步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3)由表中可知,重点岸段中实际侵蚀海岸比例最大的是____;与最大侵蚀速度相比,平均侵蚀速度相差最大的是?
(4)导致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主要有?
同类题3
海岸线是标识沿海地区的水陆分界线。如图示意中国部分省区海岸线纵深度变化(单位:m.正纵深度表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即岸进;负纵深度表明海岸线向陆地后退,即岸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渤海沿岸( )
A.海岸线向陆地后退逐步增强
B.海岸线纵深度变化比东海沿岸小
C.海岸线向海洋推进逐步减轻
D.1990~2000年侵蚀和堆积差别较小
【小题2】2007~2012年天津市海岸线平均向海洋推进距离最大,主要原因是( )
A.渤海海底抬升
B.填海造陆
C.河流泥沙堆积
D.海水侵蚀减弱
同类题4
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别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逐步变暖
B.先暖后冷
C.逐步变冷
D.先冷后暖
【小题2】下列自然条件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是
A.入海河流沉积作用
B.地壳运动
C.风力的侵蚀
D.海浪的侵蚀
同类题5
海洋地理帕劳是美丽的西太平洋岛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交界处,由一个大堡礁和许多小岛礁构成。下图是帕劳的地理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帕劳群岛地处太平洋岛弧链,东临深海沟,形成这种岛弧一海沟地形的原因是
,此处地壳运动相对活跃的表现形式是
。
(2)帕劳的海岸类型主要是
.除热带雨林外,岛上还有少量红树林,红树林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
。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帕劳可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和
。
(4)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帕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
。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海洋地理
海洋与海岸带
海岸与海岸带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