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余为人僇:通“戮”,刑辱。
B.其也隙:指公务之暇
C.日与其上高山徒:门徒
D.梦亦同趣:同“趋”,往,赴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3分)
例:到则披草
A.则施施行觉起,起
B.人非生知之者择师教之
C.吾尝终日思锲舍之
D.侣鱼虾友麋鹿卒莫消长也
【小题3】下列句式特点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A.凌万顷之茫然B.蚓无爪牙之利
C.客有吹洞箫者D.句读之不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12-02 11:4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小题2】以下属于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说服秦王的论据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一句点出郑国局势之严峻:秦、晋兵临城下,围困了郑国。
B.烛之武说辞的巧妙在于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使秦君易于入耳。
C.烛之武从地理位置、历史事实等角度阐述了抗击晋国的主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晋君面对突变的形势,毅然决定撤军,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句子画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慨之矣  系:附着,随着B.虽舍万殊 趣:同“取”
C.终于尽    期:注定D.虽无丝竹管弦之  盛:盛大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畅叙幽情
③及其所既倦 ④后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主要叙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形。其中“畅叙幽情”四个字,为下文抒发感慨埋下了伏笔。
B.第二段写作者触景生情,乐极生悲,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面对着生与死,发出了痛惜的感慨。
C.第三段作者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诞,并点出了写作此文的缘由,发出了对生命永恒的思考。
D.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集会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的深远立意。
【小题4】翻译文章中画横线的两句话。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 :“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 ,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 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许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怡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于不之病   信任B.即门者持入 名帖
C.闻鸡鸣,即起盥 梳头D.道经其门 操小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则不才益将何以报   置杯则胶B.则起入之 抶仆之
C.长者谓仆能乎 及其所既倦D.得无厌为迂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时“相公”,可以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也可以指审相、贵族青年,或泛指官吏。“南面召见”中的“南面”,是面朝南方的意思。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
B.作者在文中具体而微地描绘了一个小官僚两次向掌权者干谒拍马的过程,揭示了当时所谓“上下相孚”的黑暗腐朽的政治生态。虽没有从正面议论。但是批判的力度更猛烈。
C.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以讽刺的笔法,描绘出小官僚在肮脏的环境里等待的屈辱和进谒之后得意洋洋的姿态,通过对比,揭示了其卑鄙丑恶的灵魂。
D.宗臣作为“后七子”的突出代表,其文笔简洁流畅,犀利生动。本文通过自画像,展现了自己耻于干谒、刚正不阿的骨气,但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不免也有听天由命、过于迂腐的缺陷。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乡 园 多 故 不 能 不 动 客 子 之 愁 至 于 长 者 之 抱 才 而 困 则 又 令 我 怆 然 有 感 天 之 与 先 生 者 甚 厚 亡 论 长 者 不 欲 轻 弃 之 即 天 意 亦 不 欲 长 者 之 轻 弃 之 也 幸 宁 心 哉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2)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怡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同类题5

阅读《归去来兮辞》,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荒 就:即便
B.将有事于西 畴:田地
C.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D.或植杖而耘 耔:培苗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悦亲戚情话 胡为乎遑遑欲何
B.门虽设常关 鸟倦飞知还
C.胡为遑遑欲何之  已矣
D.眄庭柯怡颜 倚南窗寄傲
【小题3】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A.①向出征的士兵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到达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没有希望的。
B.①向出征的士兵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
C.①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
D.①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到达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没有希望的。
【小题4】本文多处志托于物,情寓于景。如,“____”这两句,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真实生命状态。作者以这样的景象表现归隐田园所追求的生活理想。又如,“____”这两句,表现了春天草木茂盛、山泉始流的自然蓬勃的气象。作者以这样的景象表现归隐田园的快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