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求之途靡:没有
B.脱然有怀脱然:轻快的样子
C.会有四方之事四方之事:战争爆发
D.尝从人事人事:指做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耕植不足自给作《师说》贻之
B.眷然有归欤情此小大辩也
C.家叔余贫苦但刘日薄西山
D.寻程氏妹丧武昌急星火
【小题3】下列不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的一项是(2分)
A.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B.质性自然。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小题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2分)
(2)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12-16 03:40: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灵芝记
(清) 管同
①凡木之生,不材则已,材则为栋梁,为舟楫,为凡什器;树之乎廊庙,泛之乎江湖,陈之乎五都之市,尽其用而无憾,谓之曰幸可也。其次不为人用,而产于山林,植于园囿;华以春,实以秋,荣悴开谢以其时。不尽其用,而且遂其生,谓之曰幸亦可也。其下薪之,槱之①,斩之,艾之,萌蘖之生,又从而践踏之。彼其机既欲遂而不能,而其气脉脉绵绵,又若续而不绝;雨旸所被,暵湿所薰②,朽败之余,于是乎蒸出而为芝菌。人见芝菌之生,则啧啧夸曰瑞物。呜呼!物诚瑞矣,而以木言之,其幸也与?其亦至不幸也与?
②道光四年,予迁居城北老浮桥,庭有楙树③,前主人断之。明年,有芝生于根,一本九茎,五色具备。予观之,而窃有感焉。《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楙树者,木瓜也。彼见咏于《风》,人知为材木,而前主人者,遏其机,沮其气,使之处乎至不幸,芝之生岂偶然也?今吾家于此,而芝适生,见者因 贺为吾瑞。吾之瑞曷为乎来哉?为我告诸公曰:凡天下遇材木者,幸蚤爱惜焉,毋使不幸而至于芝生也,是则可贺焉矣。
注释:管同(1780—1831),字异之,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道光年间(1821—1850)举人。姚鼐著名弟子之一,与梅曾亮友善,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幼年丧父,家贫,淡泊名利,终生未仕。散文清新明快,笔力健朗。有《因寄轩文集》。
①槱(yóu由)之:做积存备用的木柴。②雨旸(yáng阳):《尚书洪范》:“曰雨曰旸。”孔安国传,“雨以润物,旸以干物。”旸:出太阳。被:加。暵(hàn汗)湿所薰:干湿气味的熏染。暵:干。薰:同“熏”,侵蚀。  ③楙(mào)树:果树名,一名木瓜。
【小题1】对树木而言,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谓之曰幸”的一项是
A.为栋梁,树于庙堂;为舟楫,泛于江湖。
B.做成器物,陈列在城镇集市,物尽其用。
C.砍伐为薪,萌芽新生,展示出绵绵生意。
D.春华秋实,按时令自然地完成生命周期。
【小题2】灵芝是怎样产生的?请根据第①段文意加以概括。
【小题3】第①段画线问句的作用时什么?
【小题4】第②段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对其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楙树根部长出了灵芝,是对我精心爱护的回报。
B.证明楙树是材木,批评前主人遏其生机的做法。
C.引用儒家经典,表明对楙树生芝的感慨古已有之。
D.楙树见咏于《风》,可见投桃报李广受民间认可。
【小题5】本文写作手法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