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 )
(2)能将几何( )
(3)于君何如( )
【小题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1-29 05:03: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停止
B.金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C.輮以为轮,其曲规中:符合
D.非能水也,而江河绝:拒绝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终日思矣蟹六跪二螯
B.青,取之蓝而青
C.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
D.輮使然也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小题3】对下列加横线通假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槁暴有:通“又”
B.则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C.吾终日而思矣尝:通“曾”
D.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B.“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以设喻引出论断,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D.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小题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筠州学记
曾巩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馀,士学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与、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政理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
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惇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养廉远耻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所知有馀,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间,故不得不笃于自修;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夫《大学》之道,将欲诚意正心修身以治其国家天下,而必本于先致其知,则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难至也。以今之士,于人所难至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独筠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平三年,盖二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经始于其春,而落成于八月之望。既而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使筠之士,相与升降乎其中,讲先王之遗文,以致其知。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则是宫之作,非独使夫来者玩思于空言,以干世取禄而已。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蔽于传疏传疏:指解释儒家经籍的文字
B.故不得不于自修笃:专注
C.以世取禄而已干:求取
D.岂非欤信:相信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乱百家②至激义理者不然
B.①人材乏久矣②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①顾所以导之如何尔②故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殆为此
D.①相与升降其中②其闻道也固先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标题为《袁州学记》,却从历史上对先王之道的继承、学习开始谈,肯定了杨雄通晓先王之道,也肯定了汉代人的教化风俗之美。
B.本文对当世的读书人研读典籍,效法古人,极力赞赏。而又觉得现实社会的淳朴之风已经衰微,养廉远耻之心不足,苟合鄙俗之行有余。
C.文章的第三段说,汉代的读书人是由乡里举荐出来的,他们比当今人读书多,自我修养高。如果使汉代和当今都开设学校,教化培养人才,那么读书人的学问品德,就没有彼此的偏差了。
D.文章最后两段选材详略得当,交代了筠州地僻,未能应诏建立学校。二十三年后,董、郑两先生才在此地选地建校舍,使学子们一起来上学。
【小题4】(小题4)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惇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养廉远耻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
(2)以迄于今,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B.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不能:不到,不及。
C.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光亮。
D.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2)下列各项对文中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文: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极致之景就更少了。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也后悔那时随从他们,以致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译文: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
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译文: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同类题4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话,完成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伐为?”冉有曰:“夫子欲,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必为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小气)。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尔是与 责备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    借口
C.而不骄,威而不猛    安定平和
D.正其衣冠,其瞻视    尊重
【小题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季氏将有事颛臾 而谋动干戈邦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必为之辞 斯不亦泰不骄乎
C.何伐为 则修文德来之
D.夫子欲,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择可劳而劳
【小题3】选出句式与例句“固而近于费”相同的一项: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恐年岁之不吾与
【小题4】翻译以下句子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