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二战后,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20世纪60-70年代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为主;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台湾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制造业,与此同时向中国大陆投资并将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近年来中国台湾经济逐渐衰落,中国台湾制造业投资在中国大陆逐渐减少,而向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投资逐渐增多,但仍有超过50%的制造业在中国大陆投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美国制造业转移到台湾的主要影响是
A.加剧台湾就业形势紧张
B.改善美国生态环境
C.台湾放松环境管治要求
D.降低美国产业竞争力
【小题2】20世纪70一80年代台湾企业到中国大陆主要投资的部门最可能是
A.石油化工
B.信息产业
C.纺织工业
D.精密仪器
【小题3】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相比,目前中国大陆发展制造业具有的区位优势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原料价格较低
C.劳动力价格较低
D.环保要求较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03 09:35: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M地区的生产企业全部转移到N地区
B.M地区的制鞋产业全部转移到N地区
C.1998年时N地接收了部分M地转出的中小企业
D.2008年时M地制鞋业中的大企业开始转移到N地区
【小题2】制鞋业的转移对M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
A.改善了环境质量
B.扩大了就业
C.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D.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三家境外投资企业相关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指图中a、b、c三个企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依次为
A.劳动力、市场、原料
B.劳动力、原料、市场
C.原料、市场、劳动力
D.原料、劳动力、市场
【小题2】对C服装厂而言,深圳优于北京的区位条件是
A.销售市场
B.交通联系
C.科技水平
D.工业基础
【小题3】青岛纺织厂向西宁转移,可同时促进两地
A.就业条件
B.城市发展
C.生态建设
D.产业升级
同类题3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B.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小题2】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
D.第三产业发达
同类题4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进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规划工作。
(1)甲图方框所示地区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如图乙所示,试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该地地形特点。
材料二:我国东部地区进行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某品牌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
(2)分析该品牌旅游鞋厂家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产业承接区的影响。
(3)提出该鞋厂今后的发展策略。
同类题5
2015年8月4日继三星公司在越南建设了第二家智能手机工厂之后,美国英特尔公司宣布将在越南投资建设智能手机工厂,同时将减少在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至此越南有望成为第二世界工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美国英特尔公司减少在中国制造业的生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生产成本的上升
B.创新环境的改变
C.国家政策的改变
D.生产原料的短缺
【小题3】【小题4】美国英特尔公司到越南投资建厂,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加大越南的就业压力
B.降低美国电子产品的科技含量
C.降低美国制造业销售份额
D.促进越南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