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小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
【小题2】江苏省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3 11:18: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A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中①是指(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
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同类题2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 )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M为能源,N为技术
C.M为技术,N为资金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小题2】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 )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带动乙地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同类题3
下列关于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0年代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B.90年代后期转移到我国中西部地区
C.60、70年代转移到日本
D.80年代转移到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同类题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明显加快,实现了相互发展,互利双赢。
【小题1】江苏省向四川省转移的产业主要是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产业转移对四川省的有利影响是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减轻环境污染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5
下图为中国政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乙地向甲地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产业转移对甲地的有利影响有
①利于提高科技水平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产业转移及其类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