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催 科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是故号令不完,追呼继之矣;追呼不完,槌楚继之矣;槌楚不完,而囹固、而桎梏。民于是有称贷耳;称贷不得,有卖新丝、粜新谷耳;丝尽谷竭,有鬻产耳;又其甚,有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
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或有之者,则应曰:“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丕能复念尔民也。”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昔有医人,自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脚躧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人,不如听其驼焉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噫!居今之世,无论前代,即求如二祖时,比岁蠲,比岁免,亦杳然有今古之隔矣。
(选自《雪涛阁集》卷十四)
【注】①催科:催办缴纳赋税。②抚字:安抚体恤。③阳城:人名,唐代清官。④枵(xiāo)腹:空腹。⑤躧(xǐ):踩,踏。⑥二祖:明代的英宗、孝宗。⑦蠲(juān):减少。
【小题1】对下列旬予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妻鬻子女耳   鬻:卖。
B.或有之者 尤:更加,格外。
C.自能治背驼     媒:宣传,宣扬。
D.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阳城拙蒙赏 但刘日薄西山
B.国家需赋也 其翼若垂天
C.后慑黜罚 屈贾谊长沙
D.可朝治夕如矢   抚孤松盘桓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
B.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
C.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
D.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议论性文章,开篇即提出问题:当县令之难,难就难在催缴赋税与安抚体恤百姓这对矛盾难以处理。然后以阳城为例,古今对比,具有讽谏的意味。
B.国家需要赋税,而穷苦百姓缴纳赋税有难处,当官的催缴赋税也有难处,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深表同情,对想方设法“催科”的地方官吏表示理解。
C.作者用驼医治死驼者的寓言故事作比,既形象地说明不择手段地“催科”的严重危害,也为文章平添了一些趣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D.从文章最后一段来看,作者既对最高统治者提出了希望和建议,也拿今世与前代作对比,对当朝的最高统治者予以委婉的批评和嘲讽。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1-18 11:47: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明·王阳明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培涵养方,则宜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推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选自《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之歌诗  诱:诱导
B.其幽抑结滞 宣:抒发
C.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   周旋:盘旋
D.盖先王立教之意 微意:精深之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栽培涵养方   安能以身察察
B.渐于礼义不苦其难   虽一毫莫取
C.凡此皆所以顺导志意 奔车朽索,可忽乎
D.视以迂  若属皆且所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把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教育视为“不切时务”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指出错误本质是不懂得教育的本意。
B.作者认为儿童教育要根据其年龄特点,顺应他们爱嬉戏玩耍的天性,因势利导,使他们内心愉悦,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C.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十分重视运用形象语言,如把儿童的天性比作草木的萌芽;用春风细雨和秋霜比作不同的教育手段,从而能让当时社会上的人更好的理解他的思想。
D.作者的教育主张,在当时难免曲高和寡,甚至被非议;但今天看来,他的启蒙之道具有超时代的价值,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尔 诸 教 读 其 务 体 吾 意 永 以 为 训 毋 辄 因 时 俗 之 言 改 废 其绳 墨 庶 成 蒙 以 养 正 之 功 矣 念 之 念 之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2)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而京师人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注①光禄:官名,指光禄寺卿或少卿等,此处以官名代人名。②绝徼:极远的边地。③荆溪:水名,在江苏宜兴附近。④有力者:指有钱有势的人。⑤臭:气味。⑥偃蹇孤特:高傲而独立不群。⑦挺挺:正直。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京师人可致一竹
(2)而谓余曰
【小题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找出下列加点字中不同类的一-项
A.京师人乃吾之所薪
B.鱼虾而友麋鹿
C.幽壑之潜蛟
D.孔子登东山而
【小题3】找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以难致而又多槁死 甥为我记之
B.余亦悔其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求思深而无不在也
C.遍植竹 夫夷
D.所不能致者惟竹 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小题4】找出与句式“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同类的一项
A.而今安在哉B.天下莫柔弱于水
C.客有吹洞箫者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小题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小题6】在作者看来,任光禄之所以在园中“遍植以竹”是因为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7】作者在文中比较京师人和江南人对竹的不同态度,得出了什么结论?

同类题3

7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远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年四十二,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致富,有子二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贵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清•张惠言《周维城传》,略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富阳,抑郁无聊无聊:精神无所寄托
B.益跅弛,不问生产生产:生活与财产
C.殆不自觉也自觉:自己意识到
D.吾生平感妇翁知我生平:有生以来,平素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遂与之俱出
A.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B.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C.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
①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 ②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
③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吾愧吴翁、焦翁 ⑥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A.①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⑤⑥
【小题4】(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城祖上本为富人,后来家中发生火灾,周家资产荡尽。十余岁时父亲离世,他开始学习经商,并因经商而致富。
B.作者并没见过周维城,从他人的转述中了解到他的许多事迹。在作者看来,周维城虽是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优秀品质,值得称赞。
C.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D.焦翁出资让渔人从洪水中救起许多落水者,并将他们留下来,供给饮食,等到他们赚了钱以后,再把他们分别遣送回家。
【小题5】(小题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遂大困,寻死富阳。(2分)
⑵奇之,立许字以女。(2分)
⑶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3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下列小题。
书施穆亭先生撰先兄学艺公传后
张正忠
孝友为人生大节,然非根于天性、发于至诚,不能致之。世人概曰“孝友”,究亦徒窃其名也.至吾兄学艺公,则实有当而无愧名。
犹忆忠十二岁,三弟五龄,祖父伯叔俱亡,祖母与母无倚,惟兄一人仔肩家政,备历艰辛。虽极忙冗中,于祖母与母服勤就养未尝少疏。祖母年七十余,病笃,兄不解衣带,尽夜扶持眠起者两阅月。及终,恸哭失声,奔丧尽礼。甫毕,官司频仍,时内有伯叔侵凌,外被他氏欺辱,自丙中至已亥四载,无日不涉讼公庭。兄窥忠有忧色,曰:“即有大祸,予以承当,女惟用心读书,以慰母心,何以忧之?
此后无事小者二载,方期自兹以往永享平安,得于母前曲尽孝思。雍正甲辰冬,惨罹祝融之变,祖宅且为废址。夫从前叠遭死亡、丧葬、官事,至是资财已尽,囊橐俱空。兄天性至孝,勉强支撑。乙巳春,经营竖造,其仓皇拮据,形神俱敝之状,有难以殚述者也。又恐忠因遭变有妨学业,愈加廷师督责读书。迨冬散馆,鼓励尤深,书宣则为清尘,食饮亲自馈送,手书一语云:书声莫让鸡声早,灯影须同月影斜。贻案头以示儆。岁辛亥,忠府试第一,兄欢欣相勉,曰:“今次入泮必也,任毋以一矜自足。余之所以望尔者,欲尔大振家声也。”兄年近五旬未得子,适忠丁未举一子,兄喜不自胜,曰:“此我房承先启后者也!”顾复提抱爱若珍珠。不幸周岁殁于痘,兄顿足痛哭不饮食者数日。后兄始得一子,亦不过安之若素。
兄应长享遐龄,胡天不吊,中道而陨。卒之日,语言无声,泣附忠耳曰:“吾不孝之人,惟愿尔孝顺老母,友爱弟侄,勿有私积,永相和好。”数语相谆嘱。呜呼!其孝友若此,非根于天性、发于至诚而能然哉?
【注】1①选自《度予亭集新编》,有删改。②祝融:火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致之  致:传达
B.尽夜扶持眠起者两阅月 阅:经历
C.任毋以一矜自足     矜:自满
D.中道而陨 陨:死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究亦徒窃其名也   ②视徒吏则心惕息
B.①祖宅且为废址 ②且臣少仕伪朝
C.①后兄始得一子 ②室始洞然
D.①数语相谆嘱 ②夫人之相与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极忙冗中,于祖母与母服勤就养未尝少疏。
(2))女惟用心读书,以慰母心,何以忧之?
(3)余之所以望尔者,欲尔大振家声也。
(4)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小题4】根据文本,概括学艺公“孝友之节”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