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湘潭市200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是20世纪下半叶东亚某类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类产业
A.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高
B.包括家具、玩具、电子装配、航天等工业
C.工资与设备折旧成本比重较低
D.产品出口易受绿色壁垒、反倾销手段限制
【小题2】下图为三地目前产业投入比重图,三地产业都是在上述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受其影响的时间顺序是
A.③地→②地→①地
B.①地→②地→③地
C.③地→①地→②地
D.②地→①地→③地
【小题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四种典型模式中,与上述产业转移关系最密切的是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29 11:40: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高纯硫酸锰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广东省椰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三角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县区城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为
①环境质量好②能源资源丰富③劳动力充足④土地成本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2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由于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下图),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国际产业转移的时间为( )
A.20世纪70年代初
B.20世纪80年代初
C.20世纪90年代初
D.21世纪初
【小题2】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服装鞋帽生产、金融保险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
B.石油化工、电子装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张性产业转移
C.衰退性产业转移对移入地区的正效应是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扩张性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区的负效应是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类题3
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大量从东部地区转入的产业,最可能会带来
A.经济总量的增加
B.文化教育的发展
C.生态环境的恶化
D.第三产业的提升
同类题4
下表为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
生产成本/元
市场平均价格/元
技术
原料
劳动力
其他
甲
1.2
6
11
3
30
乙
1.2
6
20
6
30
【小题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
B.从甲市向乙市转移——动力
C.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
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市场
【小题2】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不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
B.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导致甲地大量工人失业
D.提高了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同类题5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小题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