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湘潭市200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是20世纪下半叶东亚某类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类产业
A.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高
B.包括家具、玩具、电子装配、航天等工业
C.工资与设备折旧成本比重较低
D.产品出口易受绿色壁垒、反倾销手段限制
【小题2】下图为三地目前产业投入比重图,三地产业都是在上述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受其影响的时间顺序是
A.③地→②地→①地
B.①地→②地→③地
C.③地→①地→②地
D.②地→①地→③地
【小题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四种典型模式中,与上述产业转移关系最密切的是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29 11:40: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6年2月18日,深莞惠经济圈党政主要领导第九次联席会议在惠州召开。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5市共同签署共建区域创新体系合作协议。惠州环大亚高新区和仲恺高新区主动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深圳产业转移到东莞、惠州、汕尾、河源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
B.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
C.交通
D.内部交易成本
【小题2】五市联手推动深圳的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
B.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C.有利于推动深圳的城市化进程
D.有利于实现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类题2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重庆市相比,上海市吸引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
A.对外交通便利
B.政策优势
C.水源充足
D.劳动力丰富
【小题2】目前云、贵、川等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④大量吸纳劳动力移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同类题3
产业转移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1)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2)简述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类题5
下图为极点附近俯瞰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国家或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汽车产业在这些国家间的产业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④→①→③
D.④→③→②
【小题2】④国如果将在国外的服装产业召回本国,对本国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A.短期内促进就业,减少失业率
B.增加销售量,促进经济发展
C.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关税
D.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实力
【小题3】某家电企业从②国到④国投资建厂主要考虑
A.④国科技力量雄厚
B.②国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
C.及时根据市场组织生产
D.②国原料价格高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