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对石油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2020年将上升至 60%。中俄输油管道的开通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管道穿越大小兴安岭和嫩江河谷 441 km的多年冻土区,冻土和湿地具有共生关系,在修建和运营过程中,将对沼泽湿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俄输油管道的开通对我国的影响是( )
A.解决了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
B.彻底改变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C.实现我国原油供应的多元化
D.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小题2】输油管道工程对冻土和湿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暖季湿地对冻土的冷却功能降低
B.冷季对冻土的保温功能升高
C.提高湿地植被覆盖度
D.湿地的泥炭层快速的变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18 01:20: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小题2】西气东输管道经过山西和陕西,其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
C.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同类题2
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成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读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①运距短 ②相对安全 ③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小题2】关于中缅油气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缓解我国东北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②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
③带动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 ④使我国石油运输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3】油气资源的大量使用,对昆明下列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的是( )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同类题3
安徽省淮南市至上海市“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将于2013年10月底投入运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上海市相比,淮南市( )
A.服务范围小
B.服务种类多
C.城市等级高
D.城市规模大
【小题2】“皖电东送”的主要原因是淮南市与上海市( )
A.资源利用水平差异大
B.能源生产和消费差异大
C.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
D.人口增长和分布差异大
【小题3】“皖电东送”对上海市的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压力 ②缓解能源紧张 ③改善大气质量 ④降低用电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2011年6月30日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线投产,它是我国第一条引入境外(中亚)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
材料2 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2)根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指出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并分析原因。
同类题5
据新华网2013年2月26日消息,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主席会晤日前取得重要成果,中俄双方就扩大原油贸易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时确认通过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每年对华供气380亿m
3
,并就东线液化天然气项目和西线供气合作继续研究论证。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东西线工程,说明为何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分别具有哪些有利影响?
(3)我国西部油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