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忠了公祠堂记
方苞
定兴鹿忠节公致命于城西北隅,邑人就其地为祠。曾孙某葺之,列树增舍,俾子孙暨乡人志公之学者得就而讲习焉。
《年谱》记云:先生部署方定,而后薄城下矣。时二十二日也。先生曩所讨论于辽左者,无不思试之,于今相持至二十七日,敌肉薄,环攻城陷,先生死之。呜呼!先生之学于斯益见矣。居恒尝语启泰先生曰:“我侪学问须打破死生关头,才能无入不自得。则先生之谈笑入城,城陷而死,殆其日用常行乎!”
余尝谓自阳明氏作,程、朱相传之统绪几为所夺。然窃怪亲及其门者多猖狂无忌。而自明之季以至于今,燕南、河北、关西之学者能自树立,而以志节事功振拔于一时,大抵闻阳明氏之风而兴起者也。昔孔子以学之不讲为忧,盖匪是则无以自治其身心,而迁夺于外物。阳明氏所自别于程、朱者,特从入之径涂耳。至忠孝之大原,与自持其身心而不敢苟者,则岂有二哉?方其志节事功赫然震动乎宇宙,一时急名誉者多依托焉以自炫。故末流之失,重累所师承。迨其身既殁,世既远,则依托以为名者无所取之矣。凡读其书,慕其志节事功而兴起者,乃病俗学之陋,而诚以治其身心者也。故其所成就皆卓然不类于恒人。
吾闻忠节公之少也,即以圣贤为必可企,而所从入则自阳明氏。观其佐孙高阳及急杨、左诸公之难,其于阳明氏之志节事功信可无愧矣。终则致命遂志,成孝与忠,虽程、朱处此,亦无以易公之义也。用此知学者果以学之讲,为自事其身心,即由阳明氏以入,不害为圣贤之徒。若夫用程、朱之绪言以取名致科,而行则背之,其大败程、朱之学视相诋訾者而有甚也。
公之生平耿着于天壤,盖无俟于余言。故独着其所以为学之指意,使学者知所事而用自循省焉。是则公之志也夫!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俾子孙暨乡人志公之学者得就而讲习焉 俾:使 |
B.先生曩所讨论于辽左 曩:先前 |
C.亦无以易公之义也 易:交易 |
D.盖无俟于余言 俟:等待 |
A.乡人,古代可指同乡的人,可指乡下人,也可指俗人。本文可译为“同乡的人”。 |
B.年谱,按年月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著作,多为后人就其著述及史实考订编次而成。 |
C.阳明氏,即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而自号阳明子。 |
D.程、朱,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和朱柏庐的合称,提倡性理之学,自成一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