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图及“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1951—1997年该地区年平均温度、水稻种植面积及单产的变化图”。
(1)据图中信息判断①、②、③三地适宜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
。
(2)结合调水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差异说明“北水南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地区水稻生产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4)图中②地区主要灾害有洪涝、干旱及_______________等类型,并说明该地区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0-05-29 10:47: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小题2】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小题3】“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对沿线地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同类题2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2016年2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长春新区。长春新区将重点发展光电子、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同时积极发展汽车、轨道交通、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产业。
材料二 东北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图示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填自然区名称),其主要自然带是
。
(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甲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如果弃长就短,最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这说明人类在从事产业活动时要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
特征。
(3)设立长春新区对长春经济结构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
。
(4)从土地资源及其利用角度,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同类题3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良,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小题2】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
同类题4
专家指出:“酿酒葡萄的产地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口味、香味等一切性质。”读“中国与世界著名葡萄产区分布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三大葡萄产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光热适宜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
【小题2】农药残留、水分过大等均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提高中国葡萄酒品质的有效措施是( )
A.调整酒厂布局,以避免对产品的污染
B.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害的良种
C.加大灌溉力度,增加葡萄亩产
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销售市场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