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绪,字继业,太康人。成化十七年进士。使楚府,却其馈。授户部主事,督饷二十万于陕西给军。主者以羡告,悉还之。历迁云南参议。
初,孟密宣抚司之设也,实割木邦宣慰司地。既而孟密思揲复于界外侵木邦地二十七所。属谕之还。不听。乃调孟养宣抚思禄兵胁之。思揲始还所侵地,然多杀孟养兵。思禄仇之,发兵越金沙江夺木邦故割孟密地十有三所。两酋构怨不已。
巡抚陈金承诏,遣绪与副使曹玉往谕之。旬余抵金齿。参将卢和先统军距所据地二程而舍,遣官驰驿往谕,皆留不报。和惧,还军至干崖遇绪,语故,戒勿进。绪不可。玉以疾辞。
绪遂单骑从数人行,旬日至南甸,峻险不可骑,乃斩棘徒步引绳以登。又旬日至一大泽。土官以象舆来,绪乘之往。行毒雾中,泥沙踸踔。又旬日至孟赖,去金沙江仅二舍。手自为檄,使持过江,谕以朝廷招徕意。蛮人相顾惊曰:“中国使竟至此乎?”发兵率象马数万夜渡江,持长槊劲弩,环之数重。从行者惧,请勿进。绪拔刀叱曰:“明日必渡江,敢阻者斩!”思禄既得檄,见譬晓祸福甚备,又闻至者才数人,乃遣酋长来听令,且致馈。
绪却之出敕谕宣示思禄亦继至绪先叙其劳次白其冤状然后责其叛诸酋闻咸俯伏呼万岁请归侵地。绪诘前所留使人,乃尽出而归之。和及玉闻报驰至,则已归地纳款
①矣。时弘治十四年五月也。
越三年,擢绪四川督储参政。武宗即位,始以云南功,加俸一级。明年致仕归。
注:纳款:归顺
【小题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化十七年进士”一句中的“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
B.“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一般掌管军事之事,属于中央派出机构;“宣抚司”是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 |
C.“擢绪四川督储参政”中的“擢”与“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中的“擢”同义,都是“提拔”的意思,与升职有关的词还有“陟”“升”“左迁”等。 |
D.“明年致仕归”中的“致仕”是指古代官员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而言,致仕年龄为七十岁,患病体衰则可提前。 |
【小题2】(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绪却之/出敕谕宣示/思禄亦继至/绪先叙其劳/次白其冤/状然后责其叛/诸酋闻/咸俯伏呼万岁/请归侵地/ |
B.绪却之/出敕谕宣示/思禄亦继至/绪先叙其劳/次白其冤状/然后责其叛/诸酋闻/咸俯伏呼万岁/请归侵地/ |
C.绪却之出/敕谕宣示/思禄亦继至/绪先叙其劳/次白其冤状/然后责其叛/诸酋闻/咸俯伏呼万岁/请归侵地/ |
D.绪却之/出敕谕宣示/思禄亦继至/绪先叙其劳/次白其冤/状然后责其叛诸酋/闻咸俯伏呼万岁/请归侵地/ |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绪为人正直。出使楚府,拒绝别人赠送的礼品;给陕西军征调粮饷,得知有些剩余,就全部返还。 |
B.郭绪胆识过人。孟养与孟密两部落结怨,郭绪受命前去调解,卢和极力劝阻,其他人害怕退缩,独郭绪坚决前往。 |
C.郭绪与曹玉被派解决“两酋构怨”之事,他们所派去与两酋接洽的官员,都被扣留,无人回来报告具体情况。 |
D.郭绪坚定执着。郭绪等人在孟赖附近被蛮人包围,随行之人都很害怕,而郭绪拔刀呵斥随行人员,第二天必须过江。 |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绪遂单骑从数人行,旬日至南甸,峻险不可骑,乃斩棘徒步引绳以登。
(2)绪诘前所留使人,乃尽出而归之。和及玉闻报驰至,则已归地纳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