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市场指向型产业
C.动力指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A.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B.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C.城镇数量增多
D.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12-20 08:08: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示为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85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方向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轻纺工业方向,棉花、能源供应充足
B.轻纺工业方向,劳动力持续保持廉价
C.高新技术方向,能源供应越来越充足
D.高新技术方向,技术、经济实力增强
【小题2】珠江三角洲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湖南、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迁入地
A.先进的科技
B.广阔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丰富的矿产资源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北新区是我国国家级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由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构成,总面积2451km2。新区目前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三年产值年均增幅达到20%以上。
材料二 江北新区核心区示意图
(1)评价江北新区核心区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试分析江北新区的建设对南京主城区的意义。
(3)分析江北新区核心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同类题3
材料一 珠三角示意图
材料二 “珠三角”的城市发展走的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之路,城市集中了大量的以加工、组装业为主的中小企业。
材料三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示意图
(1)基塘农业曾是图示农业基地的主要特色,但该特色现已基本消失,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
(3)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缓解珠三角日益严重的资源、能源短缺问题?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小题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小题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同类题5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深圳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今,深圳发展的脚步并没缓下来,成功转型后成为中国创新创业中心。下图为深圳市“三轴两带多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福田—罗湖中心作为深圳市的CBD,具有的显著特征是
A.高楼林立,人口密度最大
B.工业发达,经济活动繁忙
C.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聚集
D.具有开放早的政策优势
【小题2】关于深圳市未来的“三轴两带多中心”城市发展规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纵向“三轴”向北连接广东、东莞、惠州等地,将扩大珠三角的腹地
B.纵向“三轴”向南紧密联系香港,有利于承接香港制造业的产业转移
C.横向“两带”向西跨越珠江,向东联系粤东,形成了南部沿海工业带
D.“多中心”指深圳将建立2级7个城市中心的体系,城市空间逐渐复杂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