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在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当地农民凭着传统经验,在梯田里种植水稻的同时又放养淡水鱼,发展传统的“粮—鱼”立体式生态农业即“稻田生态渔业”模式。当今这一农业模式在华北、东北等地的低山、丘陵地区也得到推广,并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材料二:下图为鄱阳湖平原区域图和南昌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材料四:环鄱阳湖城市群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宜春、新余等城市组成。经济外向度较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更加紧密,经济互补性较强。随着景鹰(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可形成以高速公路交通网络为基础,构筑以南昌、九江为中心的可通江达海的4小时“环鄱阳湖城市圈”。这样,可以上接“武汉城市圈”,下连“皖江城市带”,进而承接“长三角”的辐射,提升“环鄱阳湖城市圈”在长江中下游的经济纽带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P处附近地区 “稻田生态渔业”农业模式发展的气候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三,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有利条件。(8分)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请分析环鄱阳湖城市圈致力于打造成世界重要城市圈的区位优势。(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1-23 09:0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东线主要为大运河,截至2015年12月3日,中线进京“南水”已达8.12亿立方米,占北京市生活用水的70%。读下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不足
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小
③华北降水年内和年际变化小,径流量分布不均
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小题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不需人工抽水站,可实现自流供水的河段是
A.甲至乙B.乙至丙C.丙至丁D.丁至戊
【小题3】天津用上“南水”后,应该
A.大幅降低水价B.减少抽取地下水
C.大力发展制革业D.减少喷灌和滴灌设施
【小题4】“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导致水质下降 ②消除水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缓解用水紧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5】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引导家庭节约用水D.加快“南水”入户
【小题6】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②控制沿线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③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     
④沿线地区生产、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