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8分)2011年7月,《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规划》中该经济区划定的范围是: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的西端,包括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带状区域以及伊犁河谷部分地区。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5)题。
材料一:“天山北坡经济区”局部图。

材料二:B市绿洲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三:玛纳斯河下游绿洲区景观面积变化(km2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材料一中,A处的地形是   ,判断依据是   。(4分)
(2)材料二中,B市农业产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其中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为适应这种变化,规划中B市最有可能建成本区的________(填部门)工业基地。(6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90—2000年间,玛纳斯河流域下游绿洲区景观主要以  和荒地为主,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对     地和   地的破坏严重,从而导致荒地面积呈扩大趋势。(6分)
(4)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的因素。(8分)
(5)结合材料,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1-31 09:06: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SOM)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2.28~29.55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其中黑河中游流域的湿地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黑河中游的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
土层深度(cm)
土壤有机碳(g/kg)
高草植被
低草植被
0-10
14.80
10.35
10-20
11.93
8.23
20-40
8.25
6.44
 
(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推断相对积水季节而言,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3)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4)根据有机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分析湿地退化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原理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