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0年底,广东常住人口达1.05亿人,但户籍人口仅为8500万,很多外来人口
因为没有取得当地户籍,在住房、社保、教育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由于城市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交通、住房和环境问题。
材料三 咸潮又叫海水倒灌盐水入侵,多发生在河流苦水季节的河口附近。当河水位低于海面时,海水便会逆流入河道,导致河水和附近地区的地下水变咸、恶化。近些年来,珠江口一带咸潮有恶化的趋势。有人认为,城市化是咸潮恶化的原因之一。
⑴根据材料一,描述广东省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⑵说明珠三角地区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⑶推断城市化为什么会导致咸潮恶化,并提出解决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6-16 07:23: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大陆。根据以上材料及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小题2】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
D.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
【小题3】关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②不可能在祖国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同类题5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下图)。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 “优势弱化,劣势凸现”。与材料二中的长江三角洲相比,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     ,劣势具体指的是 。再加上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减弱,  面临困难。
(4)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5)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珠江三角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