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群
土地面积(万km
2
)
人口(万)
非农业人口比重(%)
生产总值(GDP,亿元)
人均GDP(元)
经济密度(亿元/ km
2
)
产业结构比
进出口总额在GDP中百分比
长江三角洲
10.02
7 571
44
6.55万
35 040
2 871
4.6:55.9:39.5
1.13
珠江三角洲
2.2
2 624
50
2.97万
42 499
6 155
4.4:53.3:42.3
2.04
(1)描述上海市的交通区位。(3分)
(2)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3)根据表中材料,比较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7-18 05:3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列图和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图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例小,产业水平低
B.产业结构由大到小的比例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表一中X行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D.制造业所占比例下降,总产值也逐年减少
【小题2】对以上资料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以消费服务为主、制造业高技术化、就业结构知识化等
B.淘汰传统制造业发展现代制造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C.制造业消耗资源较多,劳动密集度高,对环境的影响大,所以产业比例减小
D.苹果手机属于X行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是该企业升级的关键
同类题2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发展变化
B.由技术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
C.由重度污染向轻度污染转变
D.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
【小题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小题3】关于工业化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
②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该阶段早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中后期开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升级④中心城市、工业基地与其他边远地区均衡发展 ⑤农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同类题3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85-2005年,该省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小题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同类题5
北极地区的气压形势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气候影响显著。2016年,北极高压增强,导致图甲所示地区 冬春季节气候出现异常,图乙示意R河谷地当年与往年气候资料对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出与往年相比R河谷地2016年冬春季节气温和降水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3)简析图示地区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自然原因。
(4)分析R河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可能影响。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