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判断图甲中P地地形区为 ,分析其沼泽广布的原因(10分)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相比,P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4分)
(3)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P地形区的沼泽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过几十年的开垦,该地区的耕地面积由原来的40万公顷增加到370万公顷,沼泽面积迅速较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沼泽地?(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10-24 06:46: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小题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