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信,字君实,南郑人。生半岁,父忠征北战殁,母岳氏苦节育之,后俱获旌。正统中,信袭宽河卫千户。
成化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守备荆、襄。刘千斤反,信以房县险,进据之。民兵不满千人,贼众四千突至,围其城。拒四十余日,选死士,出城五六里举炮。贼疑援至,惊走,追败之。已,白圭统大军至,以信为右参将,分道抵后岩山,贼遂灭。论功,进都指挥同知。贼党石龙复陷巫山,信与诸将共平之。而流民仍啸荆、襄、南阳间。信以为忧,言于朝,即命信兼督南阳军务。贼首李原等果乱,信复与项忠讨平之。擢署都督佥事,镇守临清。
十三年以本官佩平蛮将军印,移镇湖广。永顺、保靖二宣慰世相仇杀,信谕以祸福,兵即解。靖州及武冈蛮久不戢,守臣议剿之。信亲诣,犒以牛酒,责其无状,众稽颡服罪。
十七年疏言:“湖广诸蛮虽腹心蠹实无能为久不靖者由我将士利其窃发以邀功也选精锐慎堤防其患自息。荆、襄流逋,本避徭役,滥诛恐伤天和。南亩之氓咸无蓄积。收获未竟,餱粮已空;机杼方停,布缕何在。乞选公正仁惠守令,加意抚绥。滥授冗员,无虑千百,无一矢劳,冒崇阶之赏,乞察勘削夺。”部指挥刘斌、张全智勇,力荐于朝。且云:“英雄之士,处心刚正,安肯俯首求媚。若不加意延访,则志士沉沦,朝廷安得而用之。”
二十一年,巡抚马驯等言,副总兵周贤、参将彭伦官皆都督佥事,而信反止署职,宜量进一以重其权。兵部言信无军功。帝特擢为都督同知。顷之,改总督漕运。帅府旧有湖,擅为利,信开以泊漕艘。势要壅水,一裁以法,漕务修举。明年卒。
信沉毅简重,好观书,被服儒雅。历大镇,不营私产。尝曰:“俭足以久,死后不累子孙,所遗多矣。”故人婚丧,倾资助之。子继善、从善皆举进士
(选自《明史·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湖广诸蛮虽腹心蠹/实无能为/久不靖者由我将士/利其窃发以邀功也/选精锐慎堤防/其患自息
B.湖广诸蛮虽腹心蠹/实无能为久/不靖者由我将士/利其窃发以邀功也/选精锐/慎堤防/其患自息
C.湖广诸蛮虽腹心蠹/实无能为/久不靖者/由我将士利其窃发以邀功也/选精锐慎堤防/其患自息
D.湖广诸蛮虽腹心蠹/实无能为/久不靖者/由我将士利其窃发以邀功也/选精锐/慎堤防/其患自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统”、“成化”是明朝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B.“稽颡”是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C.“秩”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或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古代官员的俸禄和品级可根据年终考评进行调整。
D.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探花,第三名榜眼,赐进士及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信早年丧父,母亲岳氏坚守节操养育他,后来王信获得表彰,并因此承袭父功任宽河卫千户。
B.王信聪慧,在房县被寇贼围困期间,挑选死士,到城外五六里处放炮,贼寇起疑,误认为援兵到来,惊慌逃窜,王信趁机追击打败了敌人。
C.王信以德服人,对世代相互仇杀的永顺、保靖二宣慰讲明祸福,双方军队立即撤离。又亲自造访靖州和武冈蛮族,用牛酒犒赏,责备他们行为失检,众人认罪。
D.王信沉毅持重,好读书,穿着儒雅。任职于重镇,不经营私产,勤俭自爱,朋友婚丧,尽力拿钱资助他们。儿子王继善、王从善都考中进士。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英雄之士,处心刚正,安肯俯首求媚。若不加意延访,则志士沉沦,朝廷安得而用之
(2)帅府旧有湖,擅为利,信开以泊漕艘。势要壅水,一裁以法,漕务修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5-19 05:09: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督广东学政。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在川、陕严治刀匪、啯匪,屡擒其魁置之法。

先是,永昌回乱,迤西道罗天池滥杀,不分良莠,众回益扰,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急于主抚,降者辄复叛。至是,缅宁匪首马国海被剿亡走,潜结云州回马登霄、海连升等复起事,迤西大震。星沅追论肇乱之由,长龄、天池并获谴。二十七年,遣兵进剿,解散被胁回众,首逆就歼,余匪肃清。诏嘉其功,加太子太保衔,赐花翎。寻调两江总督。

星沅未第时,客陶澍幕中,为掌章奏。又历官江南,习于盐、漕、河诸利弊。时度支告匮,廷臣主南漕改征折色①,于北省采买。星沅谓折多征收不易,折少采买不敷.谷贱银贵,民间展转亏折,且州县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难。迭疏论列,折色之议遂寝。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谒梓宫,复以母老陈请归养。会广西匪乱方炽,起林则徐督师,卒于途,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是年十二月,抵广西,驻柳州。时左右江匪氛蔓延,诸贼尤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悍。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皆以贻误黜去。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剿,贼由大黄江、牛排岭窜新墟、紫荆山。星沅檄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兵追蹑,贼复窜武宣。荣、天爵各进击,贼踞东乡,两军攻之不克。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寻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赴湖南防堵,将以代之。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遗疏言:“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殁后敛以常服,用彰臣咎。”文宗览而哀之,依总督例赐恤,赐金治丧,存问其母,子二人命俟服阕引见,谥文恭。子桓,官至江西布政使。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有删改)

(注)①折色: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B.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C.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D.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迤西”,明清时称云南西部地区,大致包括现在大理、丽江、永昌等地。“道”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B.“粮道”,此处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
C.“花翎”,清官员、贵族冠饰。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
D.“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丧服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此之谓“五服”。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星沅治官有方。在广东督导学政时,在川陕治理匪徒时,发现问题后均及时整治,并处理得当,效果显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
(2)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

同类题2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目。
边光范,字子仪,并州阳曲人。性谦退和雅,有吏材。长兴四年,改太常丞。丁内艰。晋天福二年,拜太府少卿。上书曰:“臣闻唐太宗有言:‘朕居深宫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今则刺史或因缘世禄,或贡奉家财,或微立军功,或但循官序。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望选能吏以苏民瘼,用致升平。”奏入,留中不出。晋少帝即位,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迁给事中。时契丹失欢,河朔连兵,命光范出使修好。少帝光范藩邸旧僚,待遇尤厚。
乾德五年,兼桥道使,朝廷遣使督治道,常六七辈,一使所调发民皆数百人,吏缘为奸,多私取民课,发不充数,而道益不修。光范计其工,以州卒代民,官给器用,役不淹久,人以无扰。诏书褒美。
【小题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朕居深宫中 之:________
(2)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 则:________
(3)时契丹失欢 与:________
(4)少帝光范藩邸旧僚 以:________
(5)发不充数 所: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
(2)光范计其工,以州卒代民,官给器用,役不淹久,人以无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高祖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在周为上柱国,尚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入隋为定州总管、神武公。
后生,发垂过颈,三岁与身等。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武帝爱之,养宫中,异它甥。时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密谏曰:“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武帝嘉纳。及崩,哀毁同所生。闻隋高祖受禅,自投床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毅遽掩其口,曰:“毋妄言,赤吾族!”常谓长公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
始,元贞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崩于涿郡,年四十五。
帝在炀帝时,多畜善马,后见曰:“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不听,顷里坐谴。帝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自安计,数奏鹰犬异驹,炀帝果喜,擢位将军。因泣谓诸子曰:“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帝有天下,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及祔献陵,尊为太穆皇后。
(《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B.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C.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闻数十/皆不台。
D.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称号。
B.《女诫》:《女诫》是东汉班昭写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家训,论述了女子在“夫家”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敬顺、对舅姑曲从和对叔妹和顺。
C.崩:古代一般称帝王、皇后和皇太后等人的死为“驾崩”或“崩”。死,在古汉语里也是有等级的,如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等等。
D.擢:擢,提拔之意。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都有一些特定的词语,如“除”指拜官授职,“黜”指免去官职,“乞骸骨”指官员在任期间去世之后家人求回尸首。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高祖的皇后窦氏的母亲是北周公主,窦氏出生时就与众不同,发长过颈。长大后才学不凡,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B.窦氏嫁给唐高祖后,对长辈十分孝顺。就连其他媳妇都敬而远之的元贞太后,窦氏照顾起来也是衣不解带,尽心尽力。
C.窦氏有才学,有思想,也擅长著文表达,写过一些规劝告诫的文章。有人将她写的文章和高祖的文章放在一起,旁人就无从分辨。
D.窦氏机敏,看到高祖养了不少良马,就劝他献给炀帝去投其所好以避祸,但高祖没有听从而遭贬谪,后来通过献鹰献马才得到重用,就后悔流泪告知儿子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
(2)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报燕王书
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使臣为亚卿。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结于赵矣。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古文观止·报燕王书》)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诸君乃使人献书燕王曰报:回复
B.不测之罪临:面临
C.忠臣之去也,不其名洁:洁净
D.故吴王不先论之可以立功寐:觉悟
【小题2】(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察能授官者人不知不愠
B.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亦犹今视昔
C.忠臣之去也,不洁名。若是,孰能御之
D.昔者伍子胥说听阖闾其孰能讥之
【小题3】(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
(2)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使臣为亚卿。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姜公辅,爱州日南人。第进士,补校书郎,以制策异等授右拾遗,为翰林学士。岁满当迁,上书以母老赖禄而养,求兼京兆户曹参军事。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
朱滔助田悦也,以蜜裹书间道邀朱泚,太原马燧获之,泚不知也,召还京师。公辅谏曰:“陛下若不能坦怀待泚,不如诛之,养虎无自诒害。”不从。俄而泾师乱,帝自苑门出,公辅叩马谏曰:“泚尝帅泾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夺之兵,居常怫郁不自聊,请驰骑捕取以从,无为群凶得之。”帝仓卒不及听。既行,欲驻凤翔倚张镒。公辅曰:“镒虽信臣,然文吏也,所领皆朱泚部曲,渔阳突骑,泚若立,泾军且有变,非万全策也。”帝遂之奉天。不数日,凤翔果乱,杀镒。帝在奉天,有言泚反者,请为守备。卢杞曰:“泚忠正笃实,奈何言其叛,伤大臣心!请百口保之。”帝知群臣多劝泚奉迎乘舆者,乃诏诸道兵距城一舍止。公辅曰:“王者不严羽卫,无以重威灵。今禁旅单寡而士马处外,为陛下危之。”帝曰:“善。”悉内诸军。泚兵果至,如所言,乃擢公辅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公辅谏曰即平贼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帝怒,谓翰林学士陆贽曰:“唐安之葬,不欲事茔垅,令累甓为浮图,费甚寡约,不容宰相关预,苟欲指朕过尔!”贽曰:“公辅官谏议,职宰相,献替固其分。本立辅臣,朝夕纳诲,微而弼之,乃其所也。”帝曰:“不然,朕以公辅才不足以相,而又自求解,朕既许之,内知且罢,故卖直售名尔”遂下迁太子左庶子,以母丧解。复为右庶子。
(选自《新唐书》列传七十七,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公辅谏曰/即平贼/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
B.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公辅谏曰/即平/贼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
C.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公辅谏曰/即平贼/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
D.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公辅谏曰/即平/贼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翰林学士:古代最高学府的太学士,一般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
B.乘舆者:皇帝。“乘舆”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或皇帝所用的器物。
C.一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就是“三十里”的意思。
D.浮图:初为佛与佛教徒的称呼,后又指称佛教建筑,逐渐也指称一般的高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姜公辅很有才华。姜公辅在回答皇帝的策问时表现十分突出,每次进见向皇帝汇报事情都详细透彻,很得皇帝的器重。
B.姜公辅敢于直谏。虽然姜公辅进谏,皇帝都不听从,但他之后遇事依然坚持提出谏言,以致因公主丧葬之事触怒皇帝而被降职。
C.姜公辅有先见之明。泾师叛乱,皇帝仓皇出征,想到凤翔驻扎依靠张镒,姜公辅认为这不是万全之策,之后凤翔果然叛乱,张镒被杀。
D.姜公辅很有主见。皇帝在奉天的时候,有传闻说朱泚反叛,卢杞等大臣认为传言不实,姜公辅不人云亦云,建议皇上做好部署,防患于未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若不能坦怀待泚,不如诛之,养虎无自诒害。
(2)本立辅臣,朝夕纳诲,微而弼之,乃其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