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天一阁藏书记
尝叹藏书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藏书,非好之与有力者不能。杨东里少时贫不能致书,欲得《史略释文十书直音》,市直不过百钱,无以应,母夫人以所畜牝鸡易之。东里特识此事于书后。此诚好之矣,而于寻常之书犹无力也,况其他乎?有力者之好,多在狗马声色、奇器、法书、名画之间。苟非尽捐狗马声色、字画、奇器之好,则其好书也必不专;好之不专,亦无由知书之有易得有不易得也。强解事者以数百金捆载坊书,便称百城之富,不可谓之好也。故曰藏书难。
归震川曰:“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囷覆护其上。”余独以为不然。古今书籍之厄,不可胜计。以余所见者言之。越中藏书之家,钮石溪世学楼其著也。崇祯庚午间,其书初散,余仅从故书铺得十余部而已。
庚寅三月,余访钱牧斋,馆于绛云楼下,因得翻其书籍,凡余之所欲见者无不在焉。牧斋约余为读书伴侣,闭关三年,余喜过望。方欲践约,而绛云一炬,收归东壁【注】矣!
由此观之,是书者造物者之所甚忌也,不特不覆护之,又从而灾害之如此。故曰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天一阁书,范司马所藏也。从嘉靖至今盖已百五十年矣,司马殁后,封闭甚严。癸丑,余至甬上,范友仲破戒引余登楼,悉发其藏。余取其流通未广者抄为书目,凡经、史、地志、类书、坊间易得者及时人之集、三式之书,皆不在此列。余之无力,殆与东里少时伯仲,犹冀以暇日握管怀铅,拣卷小书短者抄之。友仲曰诺。荏苒七年,未蹈前言。然余之书目遂为好事流传,昆山徐健庵使其门生誊写去者不知凡几。友仲之子左垣乃并前所未列者重定一书目,介吾友王文三求为藏书记。
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范氏能世其家,礼不在范氏乎?幸勿等之云烟过眼,世世子孙如护目睛,则震川覆护之言,又未必不然也。
(节选自《黄宗羲诗文选译》,有删改)
【注】〔东壁〕二十八星宿之一,旧说它“主文章”。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好之矣诚:确实
B.悉其藏发:打开
C.荏苒七年,未前言蹈:履行
D.吾友王文三求为藏书记介:介绍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藏之久不散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B.钮石溪世学楼其著师道之不传久矣
C.是书造物者之所甚忌也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D.礼不在范氏孰能讥之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围绕“藏书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的思想展开,逐层深入。
B.爱书但无购买能力,有购买能力却不爱书,爱书但不专,这些都是藏书难的原因。
C.天一阁藏书当时已有150年,作者曾上天一阁抄录广为流传的书目。
D.作者历述其他藏书名楼的遭遇,突出天一阁的可贵,希望范氏善待藏书。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市直不过百钱,无以应,母夫人以所畜牝鸡易之。
(2)余之无力,殆与东里少时伯仲,犹冀以暇日握管怀铅,拣卷小书短者抄之。
(3)幸勿等之云烟过眼,世世子孙如护目睛,则震川覆护之言,又未必不然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5-26 02:43: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也。父谅,梁始兴郡丞。摩诃随父之郡,年数岁而父卒,其姊夫蔡路养时在南康,乃收养之。及路养败,摩诃归侯安都。武帝遣安都北拒齐军于钟山龙尾及北郊坛。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稍解去,安都乃免。太建五年,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济江攻秦郡。摩诃领十二骑,深入周军,斩馘甚众。及周遣大将王轨来赴,结长围连锁于吕梁下流。摩诃谓明彻曰:“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彼城若立,则吾属虏矣。”明彻奋髯曰!“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摩诃失色而退。一旬之中,水路遂断,周兵益至。摩诃又请曰:“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愿公率步卒乘马舆徐行,摩诃驱驰前后,必使公安达京邑。”摩诃因夜发,选精骑八十,率先冲突,自后众骑继焉。比旦,达淮南。及宣帝崩,始兴王叔陵于殿内手刃后主,遂奔东府城。摩诃入受敕,乃率马步数百趣东府城,斩之。以功授车骑大将军,封绥建郡公。隋总管贺若弼袭京口。员明禽摩诃以送弼,弼以刀临颈,词色不挠,乃释而礼之。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隋文帝闻摩诃抗答贺若弼,曰:“壮士也,此亦人之所难。”入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寻从汉王谅诣并州,同谅作逆,伏诛,年七十三。摩诃讷于言,恂恂长者。至于临戎对寇,志气奋发,所向无前。年未弱冠,随侯安都在京口,性好猎,无日不畋游。及安都征伐,摩诃功居多。
(选自《南史·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人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B.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人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C.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人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D.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粗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郊坛,古代为祭祀筑的土坛,文中萧摩诃随侯安都在钟山龙尾及北郊坛御敌。
B.馘,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此处指萧摩诃杀伤周军很多。
C.敕,汉时凡是尊长或官长对子孙或僚属的告诫,皆称为敕;此处专指皇帝的诏书。
D.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而体犹未壮,故称之为弱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摩诃幼年失父,长而有勇。他几岁时父亲就死了;在侯安都坠马被围的情况下,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被杀散,侯安都才幸免于难。
B.萧摩诃善于谋划,积极进谏。他进谏吴明彻趁敌人营栅未筑好赶紧攻打,可惜未被采纳,战局陷入被动;他又进谏吴明彻并率先突围,才得以保全。
C.萧摩诃忠于旧主,视死如归。他率人斩杀了曾砍死后主的叔陵;贺若弼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神色不变,语调不软,为了见旧主,纵死而无惧。
D.萧摩诃恭谨温和,却屡立战功。他不善言谈,恭谨温和,德高望重;而在临阵对敌时,却勇气勃发,所向无前,随安都出兵征伐时,摩诃立功占多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彼城若立,则吾属虏矣。
②隋文帝闻摩诃抗答贺若弼,曰:“壮士也,此亦人之所难。”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玺,字天章,庐州卫人。弘治九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三迁礼科都给事中。慷慨好言事。武宗初即位,请毁新立寺观,屏逐法王、真人,停止醮事,并论前中官齐玄炼丹糜金罪。顷之,以久雨,偕同官劾侍郎李温、太监苗逵。九月,以星变,复劾温及尚书崔志端、熊翀、贾斌,都御史金泽、徐源等,翀、温、泽因是罢。帝遣中官韦兴守郧阳,玺力言不可。寻复偕同官言:“迩者聪明日蔽,膏泽未施。讲学一暴而十寒,诏令朝更而夕改。冗员方革复留,镇监撤还更遣。解户困于交收,盐政坏于陈乞。厚戚畹而驾帖频颁,私近习而帑藏不核。不可不亟为厘正。”不听。正德元年复应诏陈八事,中劾大寮贾斌等十一人,中官李兴等三人,勋戚张懋等七人,边将朱廷、解端、李稽等三人。未几,言:“陛下即位以来,鹰犬之好,糜费日甚。如是不已则酒色游观便佞邪僻凡可以悦耳目荡心志者将无所不至光禄上供视旧十增七八新政已尔何以克终?”御史何天衢等亦以为言。章下礼部,尚书张昇请从之。帝虽不加谴,不能用也。明年擢顺天府丞。玺论谏深切,率与中官牴牾,刘瑾等积不能堪。至是,命玺与监丞张淮、侍郎张缙、都御史张鸾、锦衣都指挥杨玉勘近县皇庄。玉,瑾党,三人皆下之。玺辞色无假,且公移与玉止牒文。玉奏玺侮慢敕使,瑾即矫旨逮下诏狱,搒掠死。瑾诛,诏复官赐祭,恤其家。嘉靖初,录一子。
——(摘编自《明史·周玺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如是不已/则酒色游观/便佞邪懈/凡可以悦耳目/荡心志者将无所不至/光禄上供视旧/十增七八/新政已尔/
B.如是不已/则酒色游观/便佞邪懈/凡可以悦耳目荡心志者/将无所不至/光禄上供视旧/十增七八/新政已尔/
C.如是不已/则酒色游观/便佞邪僻/凡可以悦耳目/荡心志者将无所不至/光禄上供/视旧十增七八/新政已尔/
D.如是不已/则酒色游观/便佞邪僻/凡可以悦耳目荡心志者/将无所不至/光禄上供/视旧十增七八/新政已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寺观,佛寺和道观。寺,也称“寺院”,是僧人供佛、做佛事、修行的处所;观,道教的庙宇。
B.星变,指星象的异常变化。古人认为星象异常变化将有灾祸发生。大臣常借此上疏言得失。
C.解户,为官府解纳钱粮的差役。在明代做解户,可以得到很多好处,白姓多争抢着做此差事。
D.顺天府,明代的府名,都城北京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长官称府尹。丞,是辅佐府尹的官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玺履职务实,敢于进谏。周玺请求武宗拆毁新建的寺观,弹劾炼丹浪费钱财的齐玄;因他的弹劾,熊翀、李温、金泽等被罢免。
B.周玺上疏言事,直揭弊端。周玺偕同官员上疏,指出皇上不施恩泽,诏令朝改夕变,厚待外戚而宠爱亲信,不充实国库等诸多问题。
C.周玺奉劝皇帝,言辞激切。周玺认为皇上自从即位以来,喜好田猎,浪费日益严重,各项供给过多,难以有好的结局,应该加以收敛。
D.周玺为官刚正,终有所报。周玺与其他官员勘察近县皇庄,他不阿附权贵:周玺死后,刘瑾被除,朝廷恢复周玺官职,家室得到抚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玺论谏深切,率与中官牴牾,刘瑾等积不能堪。
(2)玉奏玺侮慢敕使,瑾即矫旨逮下诏狱,撈掠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存,字诚之,冀州人。举进士,为安肃军判官。天禧中,诏铨司以身言书判取士,才得二人,存预其选。知大名府朝城县,寇准为守,异待之。御史中丞王曙,屡荐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仁宗初亲政,罢百官转对,存请复之。又言:“前者曹修古辈同忤旨废黜,布衣林献可因上封事窜恶地,恐自今忠直之言,与夫理乱安危之机,蔽而不达。”因引周昌、辛毗事,以开帝意。西边动兵,以天章阁待制为陕西都转运使。黄德和之诬刘平也,存奏言:“平与敌接战,自旦至暮,杀伤相当,因德和引却,以致溃败。方贼势甚张,非平搏战,其势必不沮;延州孤垒,非平解围,其城必不守。身既陷没,而不幸又为谗狡所困,边臣自此无复死节矣。”朝廷采其说,始遣文彦博按治,由是平得直,而德和诛。元昊求款附,议者犹执攻讨之策。存建言:“兵役不息,生民疲弊。敌既有悛心,虽名号未正,颇羁縻之。”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以母老惮行,徙泽州,还为待制。契丹与元昊结昏,阴谋相首尾,聚兵塞上而求关南。存言:“河北城久不治,宜留意。”乃以为都运使,尽城诸州。入知开封府,复使河北。王则反,坐失察,降知汀州。久之,以吏部待郎致仕。存性孝友,尝为蜀郡,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  与宾友燕接,垂足危坐终日,未尝倾倚。枣强河决,势逼冀城,或劝使他徙,曰:“吾家,众所望也,苟轻举动,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讫不徙。卒,年八十八,谥恭安。
(《宋史·列传第七十九》)
(注)身言书判:吏部选官的一关,其内容,先试书判,书楷法道美,判文理优长为合格;再察其身言,身必体貌丰伟,苦须言辞辩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
B.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
C.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
D.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冀州,几州之一。古代九州代指中国,指扬、荆、豫、青、究、雍、幽、冀、并等几个区域。
B.转对,是指唐宋时期,大臣们轮流到皇帝面前接受皇帝的询问,并指陈时政得失。
C.待制,官职名,唐诏京官五品之上值守中书、门下两省,宋因其制,扩至殿、阁。
D.吏部,是古代掌管文武官员任免升降的官署,与“户、礼、兵、刑、工”并称六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存很受赏识。他担任大名府朝城县令后,受到太守寇准的厚待;后来,御史中丞王曙又多次推荐他,让他担任殿中侍御史。
B.张存善于进谏。他请求恢复转对制度时,指出了拒受忠直之言的危害,同时还引用古代正直大臣进谏的事例,开悟了皇帝之心。
C.张存秉性正直。黄德和诬陷刘平时,张存为之申辩,认为没有刘平,一定挡不住敌人,一定打不下延州,从而使其冤情被昭雪。
D.张存有胆有识。契丹和元吴结盟后,他察知危险,建议注意河北城防;枣强河决口,洪水逼近冀城时,他不肯迁走,以此来安定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恐自今忠直之言,与夫理乱安危之机,蔽而不达。
②朝廷采其说,始遣文彦博按治,由是平得商,而德和诛。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贾岛传
岛,字阆仙,范阳人也。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到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既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命薄。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岨峿。自题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选自《唐才子传·贾岛》,有改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旋:不久
B.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衢:大道
C.喜不自胜 胜:能承受
D.后稍迁普州司仓迁:贬职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
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士,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刘栖楚心胸狭窄,而相比之下,韩愈不仅心胸豁达,而且还是个爱才惜才的伯乐。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侮辱。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
D.贾岛以苦吟著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每到除夕之夜,取出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谣都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