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弟①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
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后汉书·卢坦传》
注:①弟:只,只管。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察之盍:通“盖”,大概
B.不若其不道恣:放纵
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及尊职乃:才
D.坦府中请申十日,不听诣:到,到……去
【小题2】(小题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B.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C.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D.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并问卢坦怎么办,卢坦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的话后很惭愧。
B.赤县县尉被官署审查,皇帝派宦官去释放县尉,卢坦提出审察核实手续,皇帝后来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令。
C.皇帝认为官员进献家财就应宽恕他们,不能失信,卢坦劝谏皇帝不能因小信用而忽视大信用。
D.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交往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是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3-07-22 02:37: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
  (选自《宋史·危稹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丁母忧,旧时指母亲去世,如果死者之子为官,要回乡为母守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B.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论建的。
C.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大小来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危稹请求朝廷免除漳州五千缗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同意见。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
(2)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其先魏拓拔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父晟,字季,涉书史,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后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晟兄炽为周通道学士尝闻太穆劝抚突厥女心志之每语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昏故晟以女适太宗时隐太子衅阅已构,后内尽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及帝授甲宫中,后亲慰勉,士皆感奋。寻为皇太子妃,俄为皇后。性约素,服御取给別止。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帝因要之,讫不对。后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请绳治,俟意解,徐为开治,终不令有冤。下嫔生豫幸公主而死,后视加所生。媵侍疾病,辍所御饮药资之。下怀其仁。兄无忌,于帝本布衣交,以佐命为元功,出入卧内,帝将引以辅政,后因谓不可,乘问曰:“妾托体紫宫,尊贵巳极,不愿私亲更据权于朝。汉之吕、霍,可以为诫。”帝不听,自用无忌为尚书仆射。后密谕令牢让,帝不获已,乃听,后喜见颜间。从九成宫,方属疾,会柴绍等急变闻,帝甲而起,后舆疾以从,宫司谏止,后曰:“上震惊,吾可自安?”疾稍亟,太子欲请大赦。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若修福可延,吾不为恶。使善无效,我尚何求?且赦今,国大事也,岂宜以吾乱天下法!”太子不收奏,以告房玄龄,玄龄以闻,帝嗟美。而群臣请遂赦,帝既许,后固争止。及大渐,与帝决,时玄龄小谴就第,后曰:“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妾家以恩泽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妾生无益于时,死不可以厚葬。”又请帝纳忠容谏,勿受谗,省游畂作役,死无恨。崩,年三十六。

(摘编自《新唐书·列传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晟兄炽/为周通道馆学士/尝闻太穆劝抚突厥女/心志之/每语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昏/故晟以女适太宗/
B.晟兄炽/为周通道馆学士/尝闻太穆劝抚/突厥女心志之/每语晟日/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昏/故晟以女适太宗/
C.晟兄炽/为周通道馆学土/尝闻太穆劝抚/突厥女心志之/每语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昏/故晟以女适太宗/
D.晟兄炽/为周通道馆学士/尝闻太穆劝抚突厥女/心志之/每语晟日/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昏/故晟以女适太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是庙号,在文中指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文中太子指李建成,而继承皇位的是李世民。
B.媵是妃嫔陪嫁者,也可能成为妃嫔;侍是婢女。媵侍,可理解为宫中其他女子。
C.幸,文中指皇帝到达某地,与“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中的“幸”含义不相同。
D.大赦,是古代封建帝王只在王位更替之际采用的以免除或减轻犯人罪责的制度安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孙皇后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她喜欢读书,观古往今来善恶之事作为自己的借鉴,力求规避汉代吕氏、霍氏之凶险。
B.长孙皇后做事勤谨,感奋人心。在李世民与李建成嫌怨已成的情况下,她内助泰王,以求消除嫌怨,必要时亲慰将士。
C.长孙皇后与人为善,居安思危。她以善待人,视豫章公主如同己出,省下药食救助身边的人,时刻忧心于家国安危。
D.长孙皇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房玄龄闲居,她忧心而留遗言;皇上违其心意而长期委重任于其兄长,她临终再谏求止。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约素,服御取给则止。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
(2)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随密归。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改封彭城县公。未几,检校大理少卿。从擒建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百姓为之立碑。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获大罪。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陛下但舍所急,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年,起为遂州刺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旧唐书•刘德威传》)
【小题1】对下列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左:淮河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B.礼部:六部之一,掌管考试、学校教育、礼乐、祭祀、宴会食品、铸造印符、册封,全国的佛、道教事务, 少数民族的册封、招待以及全国的工程、工 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等。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宣传部、文化部、民委、食品监督部门、新 闻出版总署、宗教局、等部门的综合。
C.丁忧:源于汉代,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母死,为母守丧称“丁母忧”。
D.判:高位兼低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小题2】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B.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C.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D.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比较宽松。
D.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
(2)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顾琛字弘玮,吴郡吴人也。琛谨确不尚浮华,起家州从事,驸马都尉,奉朝请。少帝景平中,太皇太后崩,除大匠丞。后为彭城王义康右军骠骑参军,元嘉七年,太祖遣到彦之经略河南大败,悉委弃兵甲,武库为之空虚。后太祖宴会,有荒外归化人在坐,上问琛库中仗犹有几许琛诡答有十万人仗旧武库仗秘不言多少上既发问追悔失言及琛诡对上甚喜十五年,出为义举太守。初,义康请琛入府,欲委以腹心,琛不能承事刘湛,故寻见斥外。十九年,徙东阳太守,欲使琛防守大将军彭城王义康,固辞忤旨,废黜还家积年。
琛及前西阳太守张牧, 并司空竟陵王诞故佐,诞待琛等素厚。三年,诞据广陵反,遣客陆延稔赍书板琛为征南将军,牧为安东将军,琛子前尚书郎宝素为谘议参军,宝素弟前司空参军宝先为从事中郎。时世祖以琛素结事诞,或有异志,遣使就吴郡太守王昙生诛琛父子。会延稔先至,琛等即执斩之,遣二子送延稔首启世祖曰:“刘诞猖狂,遂构衅逆,凡在含齿,莫不骇愧,臣等预荷国恩,特百常愤。忽以今月二十四日中获贼诞疏,欲见邀诱。臣即共执录伪使,并得诞要书,具列本郡太守王昙生。臣即日便应星驰归骨辇毂,臣母年老,身在侍养,辄遣息宝素、宝先束骸诣阙。”世祖遣诛琛使其日亦至,仅而获免。上嘉之,召琛出,以为西阳王子尚抚军司马。
太宗泰始初,与四方同反,兵败,奉母奔会稽,台军既至,归降。宝素与琛相失,自杀。琛寻丁母忧,服阕, 起为员外常侍、中散大夫。后废帝元徽三年,卒,时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顾琛》,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问琛库中/仗犹有几许/琛诡答/有十万人仗/旧武库仗秘不言多少/上既发问/追悔失言/及琛诡对/上甚喜/
B.上问琛/库中仗犹有几许/琛诡答/有十万人仗/旧武库仗秘不言多少/上既发问/追悔失言/及琛诡对/上甚喜/
C.上问琛/库中仗犹有几许/琛诡答/有十万人仗/旧武库仗秘不言/多少上既发问/追悔失言/及琛诡对/上甚喜/
D.上问琛库中/仗犹有几许/琛诡答/有十万人仗/旧武库仗秘不言/多少上既发问追悔失言/及琛诡对/上甚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驸马都尉,官名,汉代置驸马都尉,掌管副车之马。
B.诣阙,阙是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诣阙可指赴朝廷。
C.辇毂,皇帝的车驾,既可指代天子,也可指代京城。
D.服阕,指古代服丧期间为哀悼死者要穿上丧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琛思虑周全,处事严谨。太祖曾在宴会上问顾琛,武库中兵器的数量有多少,顾琛唯恐失言,如实回答,太祖十分高兴。
B.顾琛不畏权贵,忠于本心。彭城王刘义康召请顾琛入自己的官署,是想把他当作心腹委用, 但顾琛不肯违心顺承敬奉刘湛, 所以不久就被疏远排斥。
C.顾琛尽忠职守,深受皇帝赞赏。刘诞叛乱,想要邀约诱骗顾琛,顾琛当时就擒住刘诞的使者陆延稔,将他斩首,派两个儿子把其首级送给世祖。
D.顾琛十分孝顺,亲侍母亲。太宗泰始初年,顾琛反叛朝廷,起兵失败后,他侍奉年老的母亲逃往会稽, 后又为母亲守丧,服丧期满才出仕任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世祖以琛素结事诞,或有异志,遣使就吴郡太守王昙生诛琛父子。
(2)臣即共执录伪使,并得诞要书,具列本郡太守王昙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吴越王,为大将胡进思所废,而立其弟俶。俶归朝,群从悉补官。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
易年十七,举进士,试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恶其轻俊,特罢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二。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召试中书,改光禄寺丞、通判蕲州。奏疏曰:"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劓、椓、黥、刖皆非死,尚以为虐。近代以来,断人手足,钩背烙筋,身见白骨而犹视息,四体分落乃方绝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长吏竞为残暴,婺州先断贼手足,然后斩之以闻。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帝嘉纳其言。
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书丞、通判信州。东封泰山,献《殊祥录》,改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祀汾阴,幸亳州,命修《车驾所过图经》,献《宋雅》一篇,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发国子监诸科非其人,降监颍州税。数月,召还。久之,判三司磨勘司。真宗雅眷词臣,其典掌诰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累迁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儤直未满,卒。仁宗怜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赐以冠帔。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B.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C.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D.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始设于唐朝,一般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B.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文中的“景德”就是年号。
C.“封泰山”,“祀汾阴”,这都是封建社会帝王亲自主持的拜祭大典。“幸亳州”的“幸”在此也是指封建帝王走到哪里,在古文中也有封建帝王对妻妾的宠爱之意。
D.《宋雅》是钱易写给宋真宗的。而《诗经》的六义有“赋、比、兴、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易家族的命运不是很顺利。他的父亲钱倧继承了吴越王之位,却被手下大将废掉。叔叔钱俶当上吴越王后又归顺了北宋王朝,可钱易和钱昆却未被录用为官。
B.钱易确实有过人的才华。十七岁就考中进士,在崇政殿上不到中午就写成三篇文章,虽被言官认为年少缺少阅历经验而被除名,但后来又考中了进士。
C.钱易为官后给宋真宗提建议,请求废除酷刑,认为这些不合法的刑罚并不能帮助维护统治。
D.钱易因有着诗人的特质屡受宋太宗的特殊眷顾。钱易献上《殊祥录》后被改任为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献上一篇《宋雅》后又升迁为尚书祠部员外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
(2) 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