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4分)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中A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 右图为左图中C水库泥沙沉积厚度相对数(数值越大,沉积越厚;数值越小,厚度越薄)和流域年降水量变化统计图。
(1)说明A国形成“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的自然原因。 (4分)
(2)分析B山脉对该地区降水的影响。 (4 分)
(3)简述C水库中泥沙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4-08 06:17: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省某县低山丘陵区花岗岩、钾长石和瓷土等建材材料丰富;郝阳湖流沙每年外扩3—5米.下图为建材资源开发前后相关信息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江西省及鄱阳湖资料表
(1)图13所示地区生态问题的分布特点有何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说明鄱阳湖面积萎缩的原因。
(3)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鄱阳湖沿岸地区沙化损失大、治理难度小,请加以论证。
同类题2
读“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B、C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___工程”。
2)简析我国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客观原因。
3)图中B所调配的能源,其调出区该种能源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同类题3
左图为浙江东部某市1978—200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演变示意图,右图为该市1990—2008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A.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小题2】有关该区域发展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78—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
B.2002—2004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最合理
C.目前该市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二、三产业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我国内蒙古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示风蚀坑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向东爬坡最难
C.周围坡度均匀
D.东侧侵蚀严重
【小题2】积沙区沙粒大小分布是
A.西部最大
B.东部最大
C.北部最大
D.分布均匀
【小题3】下列有效防止该风蚀坑扩大的措施中,最有可能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B.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
C.在东侧沙丘处用草方格固沙
D.进行人工降雨,增加沙坑湿度
同类题5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小题2】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闽南地区类似甲地区城市化模式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长三角地区
D.乙地区的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