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列传十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不豫,入侍医药不豫:不高兴
B.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闇夕:昏暗的黄昏
C.侯景之乱,在京都。寓:寄居
D.随侯安都桃支岭岩下顿:驻扎
【小题2】【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小题4】【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小题6】【小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⑵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01 05:3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翟汝文,字公巽,润州丹阳人。登进士第,以亲老不调者十年。擢议礼局编修官,召对,徽宗嘉之,除秘书郎。三馆士建议东封,汝文曰:“治道贵清净。今不启上述三代礼乐,而师秦、汉之侈心,非所愿也。”责监宿州税。久之,召除著作郎,迁起居郎。
皇太子就傅,命汝文劝讲,除中书舍人。言者谓汝文从苏轼、黄庭坚游,不可当赞书之任,出知襄州,以自辨罢。未几,起知陈州。召拜中书舍人,外制典雅,一时称之。命同修《哲宗国史》,迁给事中。高丽使入贡,诏班侍从之上,汝文言:“《春秋》之法,王人虽微,序诸侯上。不可卑近列而尊陪臣。”上遂命如旧制。内侍梁师成强市百姓墓田,广其园辅。汝文言于上,师成讽宰相黜汝文,出守宣州。
徙密州。密负海产盐,蔡京屡变盐法,盗贩者众,有司穷治党与。汝文曰:“祖宗法度,获私商不诘所由,欲靖民也。今系而虐之,将为厉矣。”悉纵之。密岁贡牛黄,汝文曰:“牛失黄辄死,非所以惠农,宜输财市之,则其害不私于密。”上从之。钦宗即位,召为显谟阁学士。
绍兴元年,除参知政事。时秦桧相,四方奏请填委未决,汝文诘桧不力。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罢去以卒。
先是,汝文在密,桧为郡文学,汝文荐其才,故桧引用之。然汝文性刚不为桧屈,隔案相诟,至目桧为“浊气”。汝文风度翘楚,好古博雅,精于籀,有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翟汝文传》)
(注)①赞书:官名。负责帮助太子习字。②班:班次,官员按品级排列的位次。③王人:王室的微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
B.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
C.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
D.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隋唐时期科举考试设进士科,被录取者皆称进士;后来称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为进士。
B.封,本指帝王在泰山祭天;禅,本指帝王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后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之事。
C.《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相传经过了孔子修订。
D.篆,汉字的一种书体,包括大篆、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汝文据理力争,维护法度。他指出皇上将高丽使者的位次放在侍从前面的做法不符合《春秋》中的相关法度,认为王人的位次应在诸侯前面。
B.翟汝文得罪他人,遭到报复。他向皇上反映梁师成强占百姓坟地,扩大自己园圃这一情况,梁师成在宰相跟前弹劾他,使他被贬宣州。
C.翟汝文虑事周全,处事稳妥。密州有关部门要彻底处置盗贩盐的人,他认为这样做会导致祸患,不利于安定民众,于是盗贩盐的人全被释放。
D.翟汝文性格刚直,不畏权贵。虽然秦桧在朝廷的地位高于他,但他不屈服于秦桧,他曾责怪秦桧处理奏章没尽力,还曾与秦桧相互辱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者谓汝文从苏轼、黄庭坚游,不可当赞书之任,出知襄州,以自辨罢。
(2)牛失黄辄死,非所以惠农,宜输财市之,则其害不私于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zhì)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立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B.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C.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D.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博士”是官名,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与之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均指皇帝的死亡。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一直进退有度,患病之后,她请求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
C.邓皇后顾大局,不恃宠。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进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
D.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丰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
(2)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蒇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小题1】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从此:跟随这(两个人)
B.乃辞谢固请 辞谢:辞别道谢
C.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崤山之东,泛指战国时六国之地
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面目:面子、颜面
【小题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故负魏王而救赵,称平原君 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
B.魏急公子不恤 根不固求木之长
C.平原君闻之,谓夫人日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几矣
D.有敢魏王使通者,死   君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小题3】选出对下列各句省略补充有误的一项()
A.夫人以(之,指这些话)告公子
B.私见张良,具告(之,指张良)以事
C.传(之,指和氏璧)以示美人及左右
D.若舍郑以(之,指郑国国君)为东道主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①十九年中词赋科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除复任。章宗②即位,摄太常博士,累迁礼部郎中。
章宗将下诏以示四方,行简奏曰:“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瘠,饿死沟中。伏见近代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上韪其言,诏中书省行之。
泰和③二年,为宋主生日副使。上召生日使完颜瑭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上复曰:“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礼。卿自戒,且语宋使曰‘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四年,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五年,群臣复请上尊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宋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事,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上曰:“卿用祖禹意答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改顺天军节度使。上谓行简曰:“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钤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上曰:“在任一年,所得利害上之。”
贞祐④三年七月,朝廷备防秋兵械,令内外职官不以丁忧、致仕,皆纳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丁忧、致仕,安有所谓如法军器。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是议也,丁忧、致仕竟得免。是岁,卒,赠金紫荣禄大夫,谥文正。行简端悫慎密,为人所知。自初入翰林,至太常、礼部,典贡举终身,缙绅以为荣。
(选自《金史卷l06·列传第四十四·张行简》)
【注】①大定,是金世宗完颜雍年号。②章宗,金主完颜璟。③泰和,是金章宗完颜璟的年号。④贞祐,是金宣宗完颜珣年号。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B.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C.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D.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本意是台阶,还有授予官职,清除的意思;摄,代理。表代理官职的还有行、署等;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B.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从唐代开始,为了神化皇权,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
C.丁忧,即官员家中有丧事要回家奔丧、居丧的意思。到后来,丁忧特指父母之丧。致仕,就是退休,意为“还禄位于君”,也就是辞官在家闲居。
D.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太常是礼部的一个下属机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行简知识渊博且在经史上能融会贯通,大定年间考取进士第一名。章宗对他很是信任和依赖。
B.当群臣请求为章宗上尊号的时候,章宗不答应并诏命张行简依据范祖禹的意思予以拒绝。
C.张行简治民有方。章宗问如何治理保州,他汇报了任职一年中调查实情、安民为要的成功做法。
D.张行简敢于建言。贞祐三年朝廷征缴弓箭时,他的建议使部分难以完成的人员免除了缴纳弓箭。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
(2)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之子也。十岁而,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庭惮焉。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B.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C.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D.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此曲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也是我国著名十大名曲之一。
B.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不同人死有不同的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C.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也可分为上谥和下谥。上谥即表扬类,如“文”“康”“终”等。下谥,即批评类,如“炀”“灵”“幽”等。
D.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嵇绍十岁而孤,是说他十岁时就没了父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左仆射裴頠器重嵇绍,认为他知人善用。嵇绍不认可被大家交口称赞将大有作为的戴晞,事实证明了嵇绍的知人之明。
B.嵇绍刚正不阿。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在贾谧死后,嵇绍因不亲附奸臣而升迁。
C.嵇绍忠诚报国。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
D.嵇绍敢于直言劝谏。齐王主政时大兴土木,他当面直言劝谏;在齐王的宴会上,他再次直言劝谏,拒绝为齐王操琴取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