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1:位于东非大裂谷起点的赞比亚是非洲中部一个传统农业国。该国西部为平坦的高原
地区,南部和东部多峡谷、瀑布,人均GDP 约为450 美元,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辅以铁
路和航空运输以及少量内河运输,国内大多数骨干路网均建于1965~1975 年间。水能蕴藏量大,
但开发力度小,农村地区用电紧缺。
材料2:赞比亚气候资料。
材料3:赞比亚区域示意图。
(1)卢安瓜河谷两侧悬崖林立,简析其形成的原因。(4 分)
(2)简述该国西部地区沼泽地面积冬夏季节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8 分)
(3)描述该国农场集中区的分布特征,并从社会经济角度指出该国在实施大规模商品化农场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8 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8-13 06:47: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是通过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环节施加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的。
(3)“南水北调”规划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四横”自北往南依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条河流。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_____________提水北送。
(5)“南水北调”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泥沙向海洋运输
C.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同类题2
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左图示意东北平原黑土的分布,右图示意东北平原黑土厚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A.纬度偏高,气温偏低,物理风化作用弱
B.有机质丰富,冬季漫长,气候寒冷
C.地势低平,水系发达,有机质积累多
D.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植物生长旺盛
【小题2】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
C.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D.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
同类题3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中,发电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田纳西河流域内水力资源丰富,在综合开发中,为保护环境只进行了水电站的建设,未开发其他电力
B.在流域开发中共建设30座水电站,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其成为仅次于五大湖区的电力供应基地
C.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美国新兴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D.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
同类题4
(2017北京东城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分析澜沧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响。
(4)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你是否赞同该地区的水电开发计划?请阐明理由。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