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外文言文阅读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有能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知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
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使歇与太子完入于秦 质:做人质
B.臣请止,以死之 当:承担
C.夫失国而绝万乘之和 与:参与
D.楚考烈王以春申君 咎:责备
【小题2】古人云:“春申君以智能安楚。”以下全部表现其“以智能安楚”的一项是( )
①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 
②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 
③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  
④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
⑤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
⑥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太子完奉楚王命令与黄歇到秦国做人质,在秦国停留了好几年,当楚顷襄王病重之时,却无法回国。
B.黄歇对当时秦楚两国的局势观察得非常透彻,他游说秦国相国应侯,在应侯的帮助 下,黄歇里应外合,与太子完一起返回楚国。
C.黄歇返回楚国后,被任命为楚国相国,封为春申君,后来春申君就在吴国故都修建 城堡,把它作为自己的都邑。
D.战国时期“四大公子”分别为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及春申君,他们都礼贤下士, 招徕宾客,互相争夺贤士,辅助君王掌握国政。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
(2)歇为人臣,出身以殉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08 11:56: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选自《旧唐书·列传一三五》)

(注)①拧:雌性牲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百姓怀之(__________)
(2)其人武阳(__________)
(3)言所以(__________)
(4)一宿(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
(2)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
【小题3】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
B.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
C.果得盗葱者。
D.竟无叛者。
【小题4】第二段中两处叙述描写吏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 自言尝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名闻者。显德三年,命华州送至阙下。留止禁中月余,从容问其术,抟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责,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既知其无他术,放还所止,诏本州长吏岁时存问。五年,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与之语,甚可听。”因遣中使送至中书,琪等从容问曰:“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对曰:“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琪等称善,以其语白上。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德升曰:“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二年秋七月,石室成,抟手书数百言为表,其略曰:“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如期而卒,经七日支体犹温。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
《陈抟传 宋史》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B.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C.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D.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谷:指不食五谷,是道家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等。
B.黄白术:产生于中国战国时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C.陛辞: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宋代官员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辞行。
D.朝觐:在本文中指臣子朝见君主,另外,也可指宗教徒朝拜圣地、圣像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抟年轻时积极向学,精通经史百家之言,而且颇有诗名,后来考进士落第,于是不再求取功名利禄,而是寄情山水。
B.陈抟自称入道得到了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的引导,他在武当山九室岩修道二十多年,经常一睡就一百多天不醒。
C.陈抟因修道而名气很大,周世宗留他在皇宫中居住了一个多月后才放他回去,后来还让朱宪顺路给他带去许多帛和茶叶。
D.陈抟是个明大理之人,他劝周世宗“以致治为念”,对宋琪等说,天下太平时期君臣应该同心同德,振兴教化,而不应致力于修道。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
(2)如期而卒,经七日支体犹温。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勔,字伯猷,彭城人也。祖怀义,始兴太守。父颖之,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征林邑,遇疾卒。勔少有志节,兼好文义,家贫,为广州增城令,广州刺史刘道锡引为扬烈府主簿。元嘉二十七年,索虏南侵,道锡遣勔奉使诣京都,太祖引观之,酬对称旨,除宁远将军、绥远太守。太宗即位,加宁朔将军,校尉如故。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为逆,四方响应,勔以本官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进据梁山。会豫州刺史殷琰反叛,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甲仗三十人入六门。复兼山阳王休祐骠骑司马,余如故。破琰将刘顺于宛唐,杜叔宝于横塘。除辅国将军、山阳王休祐驃骑诰议参军,不拜。琰婴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薛道标、庞孟虬并向寿阳,动内攻外御,战无不捷。善抚将帅,以宽厚为众所依。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复除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平越中郎将,不拜。及琰开门请降,勔约令三军,不得妄动。城内士民,秋毫无所失,百姓感悦,咸曰来苏。百姓生为立碑。改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又不拜。还京都,拜太子左卫率,封部阳县侯,食邑千户。元徽初,桂阳王休范为乱,奄至京邑,加勔领军,置佐史,镇扞石头。既而贼众屯朱因雀航南,右军王道隆宿卫向朱雀,闻贼已至,急信召动。勔至,命闭航,道隆不听,催动渡航进战。率所领于航南战败,临陈死之,时年五十七。

(节选自《宋书·刘勔传》)

(注)①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方民族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②来苏:形容百姓盼望来解脱其苦难。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勔以本官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   领:率领
B.琰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 婴:环绕
C.改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又不 拜:接受官职
D.加勔领军,置佐史,镇石头 扞:保卫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B.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C.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D.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勔战功卓著,多次打败敌军。在平叛殷琰反叛的过程中,他在横塘、宛唐先后打败殷琰的将领刘顺和杜叔宝。
B.刘勔心系百姓,治军严谨。在殷琰开门请降时,他约束命令军队,不让军队随意行动,使百姓感激高兴。
C.刘勔一心为国,淡泊名利。他为国平定叛乱,屡获战功,朝廷三次加封官职,但他都先后拒绝。
D.刘勔很有战略眼光,军事能力出众。在朱雀之战时,他曾命令关闭朱雀航道,右军王道隆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导致他战败身亡。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锡遣勔奉使诣京都,太祖引见之,酬对称旨。
(2)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军,稍为牙将。大历中,李灵耀据汴州反,玄佐乘其无备,袭取宋州,有诏以州遂隶其军,节度使李勉即表署刺史。   
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充宋、亳、颍节度使。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迁检校兵部尚书、兼曹濮观察、汴滑都统副使。
李希烈之反,玄佐与李勉、陈少游、哥舒曜联兵屯淮、汝,数困贼。帝在奉天,垂意关东,乃诏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希烈攻陈州,玄佐救之,希烈走,遂进取汴州。诏加汴宋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玄佐本名洽,至是赐名以尊宠之。入朝,复兼北庭兵马副元帅、检校司徒。
性豪纵,轻财好厚赏,故下益困。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其后杀帅长大钞劫狃于利而然也。玄佐贵,母尚在,贤妇人也。常月织絁一端,示不忘本。数教敕玄佐尽臣节。见县令走廷中白事,退,戒日:“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居高当之,可安乎?”玄佐感悟,故待下益加礼。
汴有相国寺,或传佛躯汗流,玄佐自往大施金帛,于是将吏、商贾奔走输金钱,惟恐后。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初,李纳遣使至汴,玄佐盛饰女子进之,厚馈遗,皆得其阴谋,故纳最惮之。所宠吏张士南及假子乐士朝赀皆钜万;而士朝私玄佐嬖妾,惧事觉,酖玄佐,死,年五十八,赠太傅,谥曰壮武。
始玄佐养子士干与士朝皆来京师士干知玄佐死无状遣奴持刀绐为吊入杀士朝于次。帝恶其专,亦赐士干死。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李纳叛李洧/ 以徐州归纳/ 急攻之诏玄佐/ 援洧
B.东南饷/ 漕乃通进/ 围濮州/ 徇濮阳/ 皆下再降/ 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C.其后杀帅长/ 大钞劫/ 狃于利而然也
D.始玄佐养子士/ 干与士朝皆来/ 京师士/ 干知玄佐/ 死/ 无状/ 遣奴持刀绐/ 为吊入/ 杀士朝于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B.“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此处采用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C.“谥”是对死去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此处“壮武”属表扬的称号。
D.“商贾”是商人的统称。古代有“行商坐贾”的说法,商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是开店铺卖东西的人,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玄佐少不更事,因战成名。他少时不能自立为业,捕捉盗贼,却犯了法;后因偷袭李灵耀叛军,夺取了宋州。
B.刘玄佐平叛立功,他平定李纳有功,晋升检校兵部尚书等职。打败李希烈,加官汴宋节度使等职,并被皇帝赐名。
C.刘玄佐孝敬母亲,听从教诲。他母亲多次告诫他要恪守为臣之道,劝告他礼待属下官员。
D.刘玄佐权术诡诈,死于非命。他借相国寺佛体流汗的流言,筹集军资;义子乐士朝与宠妾私通,最终事情败露,刘玄佐被毒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居高当之,可安乎?
(2)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