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浚博涉坟,美姿貌典:典籍
B.皆望风自引而去:离开
C.郡边吴境,兵士役苦:艰苦
D.三者一,则难图也乖:违背,不一致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浚“恢廓有大志”的一组是(    )
①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
②吾欲使容长戟幡旗
③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
④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⑤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⑥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
A.①④⑤B.②③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浚就任益州刺史后,大造连舫大船,舟船规模很大,前所未有。王浚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有通向四方的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B.王浚任巴郡太守,严明法令,对生育的人实行休整并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就任益州刺史后,将盗贼张弘绳之以法,深得百姓爱戴。
C.王浚后来变得开通豁达,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那些不廉洁的人,听到消息后,都自行离去,刺史徐邈将自己女儿嫁给他。
D.武帝谋划伐吴,朝廷百官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皇帝非常同意其看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20 11:26: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捋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亲故,家无馀财。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如此。
(节选自《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稍有改动)
【注】①兼卫尉:官职名 ②东昏:侯爵名 ③直阁:官职名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著作佐郎,不    拜:拜谢
B.六年于墓侧 庐:居住
C.出告面     反:同“返”
D.稷醉后言多怨辞于色  形:显露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每剧累夜不寝 ②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B.①闻玮清调   ②吴兴太守
C.①与彭城刘绘俱待礼    ②帝稷清贫
D.①论者荣 ②奉禄皆颁亲故
【小题3】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张稷“孝性”“率素”的一组是   
A.①每剧则累夜不寝 ②张公可畏
B.①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 ②臣兄弟无名称
C.①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②下车存问遗老  
D.①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②稷单装径还都下
【小题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张稷幼年时就有孝顺的品德,母亲去世后,他忧伤过度,终身不再听母亲弹奏过的乐曲《清调》。
B.张稷性格随便,担任县官时,平时不问政事,但在山贼作乱之时,能够保全一县平安。
C.作为臣子的张稷在君王面前不卑不亢,敢于争论,深得武帝的喜爱。虽然有人弹劾张稷不是忠贞之臣,但武帝并没有相信。
D.张稷不仅为官明达,为人宽厚,被百姓拥戴,而且生活朴素低调,不事张扬。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2)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昌朝,字子明,真定获鹿人。天禧初,赐同进士出身,主晋陵薄。赐对便殿,除国子监说书。孙奭判监,独称昌朝讲说有师法,奭侍读禁中以老辞荐昌朝自代召试中书寻复国子监说书累迁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刘平为元昊所执,边吏诬平降贼,议收其家。昌朝曰:“汉族杀李陵,陵不得归,而汉悔之。先帝厚抚王继忠家,终得继忠用。平事未可知,使收其族,虽平在,亦不得还矣。”乃得不收。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议者欲以金缯啖契丹使攻元昊,昌朝曰:“契丹许我有功,则责报无穷矣。”力止之。乃上言曰:“太祖初有天下,监唐末五代方镇武臣、土兵牙校之盛,尽收其威权,当时以为万世之利。及太宗时,将帅率多旧人,犹能仗威灵,禀成算,出师御寇,所向有功。近岁恩幸子弟,饰厨传,钓名誉,多非勋劳,坐取武爵,折冲攻守,彼何自而知哉?然边鄙无事,尚得自容。自西羌之叛,士不练习,将不得人,以屡易之将驭不练之士,故战则必败。此削方镇太过之弊也。况亲旧、恩幸,出即为将,素不知兵,一旦付以千万人之命,是驱之死地矣。此用亲旧、恩幸之弊也。今杨崇勋、李昭亮尚任边鄙,望速选士代之。方镇守臣无数更易,刺史以上,宜慎所授,以待有功。此救弊之一端也。”又上备边六事,书奏,多施行之。又言:“朝臣七十,筋力衰者,宜依典故致仕,有功状可留者勿拘。”因疏耄昏不任事者八人,令致仕。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
元昊归石元孙,议赐死。昌朝独曰:“自古将帅被执,归者多不死。”元孙由是得免。母丧去位,服除,判许州。卒,年六十八,谥曰文元。御书墓碑曰“大儒元老之碑”。
(节选自《宋史·贾昌朝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奭侍读禁中/以老辞荐/昌朝自代召/试中书/寻复国子监说书/累迁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
B.奭侍读禁中/以老辞/荐昌朝自代/召试中书/寻复国子监说书/累迁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
C.奭侍读禁中/以老辞/荐昌朝自代召/试中书/寻复国子监说书累/迁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
D.奭侍读禁中/以老辞荐/昌朝自代/召试中书/寻复国子监说书/累迁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
【小题2】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位授予新职位,文中便是授子贾昌朝国子监说书一职。
B.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的致什年龄为七十岁。
C.庆历三年,古代常用皇帝年号记年,这句中的庆历代表北宋仁宗的年号。
D.谥号,即帝王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具有褒义的评价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昌朝持论公允,善于借鉴历史经验。刘平被元昊抓获,有人说刘平投降了敌人,要收押刘平的家,贾昌朝说情,为处理刘平事件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B.贾昌朝政治头脑清醒,善于解决外交难题。有人想用黄金和丝织品作为诱饵让契丹攻打元昊,贾昌朝认为契丹会因此而贪得无厌,从而带来无穷后患,所以尽力劝阻此事。
C.费昌朝对军事见解独到,匡救时弊举措得宜。贾昌朝严厉批评了自宋太祖以来中央回收兵权的弊端,指出了朝廷在军事上用人方面的缺陷,提出了许多补救措施,被朝廷全部采纳。
D.贾昌朝谋事不谋身,去世以后深享哀荣,他虽然一生宦海沉浮,但是始终都是以朝廷为念,皇帝亲自为他的墓碑书写碑铭,称他为“大儒元老”。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族杀李陵,陵不得归,而汉悔之。先帝厚抚王继忠家,终得继忠用。
(2)方镇守臣无数更易,刺史以上,宜慎所投,以待有功。此救弊之一端也。

同类题3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阏yù与: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鈇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注】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注】胥后令:胥犹须也。军去城都三十里而不行,未有计过险狭,恐人谏令急救武安,乃出此令。今垂战须得谋策,不用前令,故云“须后令”也。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用之国赋治:掌管
B.秦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其间
C.即发万人之趋:奔向
D.秦军鼓噪兵勒:约束、整训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B.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C.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D.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奢杀了平原君的手下,平原君很恼火,要杀赵奢。赵奢从国君利益和国家安定的角度劝服了平原君。
B.赵奢对救韩提出异议,主张出兵解阏与之围,并阐述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
C.赵奢在距离邯郸三十里的地方停留二十八日而不进军,目的是麻痹秦军,以出奇制胜。
D.赵奢接受了军士许历的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占据有利地形,因而一举打败秦军,解了阏与之围。
【小题4】把下列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
②赵奢善食而遣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车骑从西来。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即别去。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雎下车走。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后二岁,拔邢丘。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魏使须贾于秦。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须贾归,以告魏齐。魏齐恐,亡走赵。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赵孝成王卒取魏齐头予秦。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平。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任郑安平,使击赵。郑安平为赵所围,以兵二万人降赵。应侯席槀请罪。后二岁,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而应侯日益以不怿。
(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注:
①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大弟,凭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独揽大权,后来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邓州市),号为“穰侯”;
②莝:cuò,铡碎的草。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
B.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
C.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
D.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秦昭王”是谥号。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C.“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D.“相” ,古代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如:魏相魏齐、秦相穰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雎睚眦必报,任人唯亲。先后逐穰侯,辱须贾,迫魏齐;在白起因与秦王有隔阂而被杀的情况下,荐郑安平任大将,后又荐王稽任河东守,造成恶果。
B.范雎机智过人,行事谨慎。须贾告发,魏齐严刑拷打,他假死逃过一劫;去秦国的路上,秦相穰侯有所怀疑,他藏起来,后来又下车步行,又逃过一劫。
C.范雎能言善辩,谋深虑远。因此信威于强秦,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集权,在国外拓疆开土,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有一定功绩。
D.范雎忍辱负重,坚韧顽强。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丧,能够激励意志以奋发。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并不因此而气馁,入秦之后命运有了转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2)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踿踿,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踿踿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
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片戈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綯不之省。
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踿踿,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踿踿,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终身。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B.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C.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D.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会昌”为皇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创,此后形成制度。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
C.左迁即“降官”,即“降低官职”之意,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这种说法。
D.魏晋以后骈俪文盛行,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商隐仕途坎坷。李商隐先后在天平、汴州跟随令狐楚担任巡官;王茂元镇守河阳,被起用掌书记;其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
B.李商隐郁郁不得志。李商隐先受恩于令狐楚,后来娶了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因而深陷党争之中。
C.李商隐恃才偏激。李商隐不持操行,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
D.李商隐才华卓异。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曾以所作文章投献令狐楚,但文思清丽方面却不及温庭筠。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2)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