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忠嗣传(节选)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肃宗在忠邸,与之处。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专行军兵马。是秋,吐蕃大下,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击之,吐蕃大败。
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但训练士马,缺补之。军中皆日夜思战,因多纵间谍以伺虏之隙,时以奇兵袭之,故士乐为用,师出必胜。
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过。六载,会董延光献策请下石堡城,诏忠嗣分兵应接之。忠嗣僶俯而从,延光不悦。及延光过期不克,诉忠嗣缓师,故师出无功。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称往任朔州刺史,忠嗣为河东节度,云“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会哥舒翰代忠嗣为陇右节度,特承恩顾,因奏忠嗣之枉,词甚恳切,请以己官爵赎罪。玄宗怒稍解。
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
(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肃宗在忠邸,与之处     游:游览
B.专行军兵马    知:掌管
C.为将者在其众而已 抚:安抚
D.移汉东郡太守  量:权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玄宗其兵家子,与之论兵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B.三军翼击之     夫列子御风
C.缺补之 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D.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过  吾还也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3)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
【小题4】请简要概括王忠嗣作为将领具有哪些才干和品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2 12:46: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关播,务元,卫州汲人也。天宝末,举进士。邓景山为淮南节度使,辟为从事,累授卫佐评事,迁右补阙。善言物理,尤精释氏之学。陈少游领浙东、淮南,又辟为判官。李灵曜阻兵,跋扈于梁汴,少游自总兵镇淮上,所在盗贼蜂起。播调阅州兵,令其守备,又为政清净简惠,既无盗贼人,甚安之。杨绾、常衮知政事,荐播为都官员外郎。德宗登极,湖南山洞中有王国良者,聚众为盗,令播往宣抚之。临行,召对于别殿,上问政理之要,播奏云:“为政之本,须求有道贤人,乃可得理。”上谓播云:“朕下诏求贤良,当躬新阅试,亦遣使臣黜陟,广加搜访闻荐,擢其能者用之,冀以傅理。”播奏曰:“下诏求贤,黜陟举荐,唯得求名词之士,安有有道贤人肯随牒举选乎?”上悦其言,谓播曰:“卿且使去,回日当与卿论政事。”播又奏曰:“臣今奉诏招抚,国良不受命,臣请便宣恩命,语邻境速出兵翦除。”上曰:“卿言深合朕意。”使回,改兵部员外,迁河中少尹。建中初,张镒为河中少尹。镒寻入相,二年七月,迁播给事中。旧例诸司甲库皆是胥吏掌知为弊颇久播始建议并以士人知之至今称当。卢杞以播柔缓,冀其易制,骤称荐之。寻迁吏部侍郎,转刑部尚书。奏上元中,诏择古今名将十人于武成王庙配享,如文宣王庙之仪。播以:“太公古称大贤,今其下称亚圣,于义不安。又孔子十哲,皆是当时弟子,今所择名将,年代不同,于义既乖,于事又失。臣请删去名将配享之仪及十哲之称。”从之。贞元四年,回纥请和亲,以咸安公主出降可汗,令播以本官加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持节充送咸安公主及册可汗使,奉使往来,皆清俭谨慎,蕃人悦之。使回,迁兵部尚书,固辞疾,请罢官,改太子少师致仕。播致仕之后,减去僮仆车骑,闭关守静,不萦外事,士君子重之。贞元十三年正月卒,时年七十九。

(选自《旧唐书·列传·卷八十》)

(注)文宣王庙:即夫子庙。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旧例诸司/甲库皆是胥吏/掌知为弊颇久/播始建议/并以士人知之/至今称当
B.旧例诸司/甲库皆是胥吏/掌知为弊颇久/播始建议并以士人知之/至今称当
C.旧例/诸司甲库/皆是胥吏/掌知为弊颇久/播始建议/并以士人知之/至今称当
D.旧例/诸司甲库/皆是胥吏掌知/为弊颇久/播始建议并以士人知之/至今称当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及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
B.“释氏”,佛姓释迦的略称,亦指佛或佛教,文中的“释氏之学”指佛教学说。
C.“刑部”,是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刑部最高长官称为刑部侍郎。
D.“配享”,是一种祭祀仪式,文章指的是把挑选出的古今十位名将送进姜太公庙中接受祭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播执政有法,人们得以安心。陈少游出兵征讨反叛朝廷的李灵曜时,境内盗贼蜂起,关播调兵御守,为政清廉仁爱,百姓得以安宁。
B.关播别殿奏对,见解鲜明。关播被皇帝命令去招降王国良,临行前,他告知皇帝治政之本,指出下诏寻求和使者举荐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贤人。
C.关播脾气温和,得到卢杞的敬重推荐。卢杞认为关播性格温和、有耐心,便极力称赞推荐他,不久改任礼部侍郎,又升任礼部尚书。
D.关播上疏反对配享仪式。上元年间,皇帝下诏挑选历代名将十人进入武成王庙接受祭祀,关播请求除去这一礼仪和“十哲”的称号。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今奉诏招抚,国良不受命,臣请便宣恩命,语邻境速出兵翦除。
(2)持节充送咸安公主及册可汗使,奉使往来,皆清俭谨慎,蕃人悦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十九登进士第,又制策登科。元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历中书舍人。群在内职,常以谠言正论闻于时。元和七年,惠昭太子薨,穆宗时为遂王,宪宗以澧王居长,又多内助,将建储贰,命群与澧王作让表。群上言曰:“大凡己合当之,则有陈让之仪;己不合当,因何遽有让表?今遂王嫡长,所宜正位青宫。”竟从其奏。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进绢五千匹,充助修开业寺。群以为事实无名体尤不可请止其所进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十二年七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盐铁福建院官权长孺坐赃,诏付京兆府决杀。长孺母刘氏求哀于宰相,群因入对言之。宪宗愍其母耄年,乃曰:“朕将屈法赦长孺何如?”群曰:“陛下仁恻即赦之,当速令中使宣谕。如待正敕,即无及也。”长孺竟得免死长流。群之启奏平恕,多此类也。时宪宗急于荡寇,颇奖聚敛之臣。故藩府由是希旨,往往捃拾,目为进奉。处州刺史苗稷进羡余钱七千贯,群议以为违诏,受之则失信于天下,请却赐本州,代贫下租税。时论美之。穆宗即位,征拜吏部侍郎,召见别殿。数日,拜御史中丞。泱旬,授检校兵部尚书,兼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徐泗濠观察等使。初,幽、镇逆命,诏授沂州刺史王智兴为武宁军节度副使,领徐州兵讨伐。群以智兴早得士心,表请国授智兴旄钺,竟寝不报。智兴自河北回戈,城内皆是父兄,开关延入,群为智兴所逐,朝延坐其失守,授秘书监,分司东都。太和六年八月卒,年六十一,册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群以为事实无名/体尤不可/请止其所进/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
B.群以为事实无名/体尤不可请/止其所进/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
C.群以为事实无名/体尤不可/请止其所进/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
D.群以为事实无名/体尤不可请/止其所进/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试科目,不定期举行,一般由皇帝亲自拟定考题。
B.薨,古代指称诸侯和大臣之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人。
C.青宫,太子所居之宫。太子一般居东宫,而东方属木,主青色,故也称“青宫”。
D.吏部侍郎,吏部副长官。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群正直敢言,素有良好声誉。他在朝廷任职,常有直言正论。他大胆批评以进奉为由大肆敛财聚资的官员,受到舆论的赞美。
B.崔群坚持原则,积极支持穆宗。在立澧王还是遂王为太子的问题上,他据理力争,主张以嫡长子为太子。宪宗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崔群平和宽仁,体谅他人苦衷。权长孺因贪赃获死罪,老母刘氏替他求情。崔群赞同皇帝赦免权长孺,建议皇帝及时颁布赦令。
D.崔群虽有远见,却仍遭受贬谪。崔群上奏请求授予王智兴实权,奏章被搁置。后来王智兴夺了崔群的权,朝廷却治崔群失守之罪。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议以为违诏,受之则失信于天下,请却赐本州,代贫下租税。(5分
(2)智兴自河北回戈,城内皆是父兄,开关延入,群为智兴所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安平公德林子也。为童儿时多疾病,祖母赵氏故以百药为名。七岁解属文。父友齐中书舍人陆乂、马元熙尝造德林宴集,有读徐陵文者,云“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邪之稻”,并不知事。百药时侍立,进曰:“《传》称‘鄅人藉稻’。杜预《注》云‘鄅国在琅邪开阳’。”乂等大惊异之。
太宗重其才名,贞观元年,召拜中书舍人,赐爵安平县男。受诏修定《五礼》及律令,撰《齐书》。二年,除礼部侍郎。朝廷议将封建诸侯,百药上《封建论》。太宗竟从其议。
四年,授太子右庶子。五年,与左庶子于志宁、中允孔颖达、舍人陆敦信侍讲弘教殿。时太子颇留意典坟,然间燕之后,嬉戏过度,百药作《赞道赋》讽焉,辞多不载。太宗见遣使谓百药曰:“朕于皇太子处见卿所献赋,悉述古来储贰事以诫太子,甚是典要。朕选卿以辅弼太子,正为此事,大称所委,但须善始令终耳。”因赐綵物五百段。然太子卒不悟而废。十年,以撰《齐史》成,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赐物四百段。俄除宗正卿。十一年,以撰《五礼》及律令成,进爵为子。后数岁,以年老固请致仕,许之。太宗尝制《帝京篇》,命百药并作,上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壮,何齿之宿而意之新乎!”二十二年卒,年八十四,谥曰康。
百药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继,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虽樵童牧竖,并皆吟讽。性好引进后生,提奖不倦。所得俸禄,多散之亲党。又至性过人,初侍父母丧还乡,徒跣单衣,行数千里,服阕数年,容貌毁悴,为当时所称。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池筑山,文酒谈赏,以舒平生之志。有集三十卷,子安期。
(选自《旧唐书·李百药传》,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画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并不知事 太宗竟从
B.百药作《赞道赋》讽焉   年老固请致仕
C.太宗见遣使谓百药曰     何齿之宿意之新乎
D.侍讲弘教殿     朕皇太子处见卿所献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从事 / 令狐楚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
B.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幕 /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
C.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 / 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
D.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幕 /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字:古人出生之后既取“名”又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 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D. 左迁:指降级。“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 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 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曹文,完成小题。

徐有功,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转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男。为政宽仁不行杖罚吏人感其忠信递相约曰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由是人争用命终于代满不戮一人载初元年,累迁司刑悉。时酷史周兴、来俊臣、丘种绩、王弘义等构陷无辜,皆抵极法,公卿震恐,莫敢正言。有功独存乎恕,诏下大理者,有功皆议出之.前后济活数百家。常于殿庭论奏曲直,则天厉色诘之,左右莫不悚慄 ,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寻转秋官员外郎,转郎中。俄而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构陷当死,则天谓公卿曰:“古人以杀止杀,我今以恩止杀,就群公乞知古等,锡以再生,各授以官,伫申来效。”俊臣、张知默等又抗表请申大法,则天不许之俊臣乃独引行本,重验前罪,奏曰:“行本潜行悖逆,告张知与卢陵王反不实,罪当处斩。”有功驳奏曰:“俊臣乖明主再生之赐,为臣虽嫉恶,然事君必将顺其美。”行本竟以免死。道州刺史李仁褒及弟榆次令长沙,又为唐奉一所构,高宗末私议吉凶,谋诛李氏,有功又固争之,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奏曰:“臣闻两汉故事,附下罔上者腰斩,面欺者亦斩;又《礼》云: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不,请按其罪。”则天虽不许系问,然竟坐免官。久之起为左台侍御史,则天特褒异之。时远近闻有功授职,皆欣然相贺。有功尝谓所亲曰:“身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长安二年卒,年六十二,赠司刑卿。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三十五》,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宽仁/不行杖罚/吏人感其恩信/递相约曰/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由是人争用命/终于代满/不戮一人/
B.为政宽仁不行/杖罚吏人/感其恩信/递相约曰/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由是人争用命/终于代满/不戮一人/
C.为政宽仁/不行杖罚/吏人感其恩信/递相约日/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由是人争用命/终于代满/不戮一人/
D.为政宽仁/不行杖罚/吏人感其恩信/递相约日/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由是人争/用命终于代满/不戮一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是隋唐以来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博士在中国古代指学官名。
B.明经是西汉时被举荐的官员必须学习的科目,隋唐科举考试设明经、进士二科。
C.载初是唐朝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D.赦指宽免罪过,发布赦令是古代君王的特权之一,而今天的赦令是依法发布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有功为官公正,仁义为本。他担任蒲州司法参军时,没有诛杀一个吏人;担任司刑丞时,救活了很多无罪却被酷吏诬陷的无辜者。
B.徐有功坚持正义,敢于抗争。他经常在朝廷直言是非曲直,甚至与武则天争辩,武则天严厉诘问他,他脸色不变,争辩得更加急切。
C.徐有功勇而有智,救人有术。来俊臣以行本诬告张知等人谋反不实之罪奏请将其处死,徐有功以事君之道反驳,行本等七人得以免死。
D.徐有功一心救囚,不计利害。酷吏周兴曾引经据典,奏请以故出反囚之罪处死有功,武则天虽然不答应囚禁审问,但也将其免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功独存乎恕,诏下大理者,有功皆议出之,前后济活数百家。
(2)俊臣乖明主再生之赐,为臣虽嫉恶,然事君必将顺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