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珠江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B.邻近香港、东南亚的区位优势
C.侨乡众多、便于引进资金、设备等
D.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小题2】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大量人口流向珠江三角洲,最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A.经济发展快
B.自然条件优越
C.对外联系便利
D.大规模资源开发
【小题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沿图示箭头方向转移,主要原因是移入地区
A.交通运输更加方便
B.劳力、地价便宜
C.污染小、环境优美
D.文化、教育发达
【小题4】广东部分产业“二次转移”对边远地区的消极影响是
A.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B.逐渐缩小地区差异
C.生态恶化,污染加剧
D.延缓地区经济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4-07 05:5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07~2016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图为部分城市)。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东北地区的黑点已经连成了带状,有专家认为收缩是整个国家城市化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坏事。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浙江义乌市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萎缩
B.劳动力不足
C.政策扶持
D.产业调整
【小题2】东北地区收缩城市连成带状的原因不包括
A.产业结构单一
B.开发时间较晚
C.较高的城镇化率
D.经济面临转型
【小题3】应对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现象,下列措施最适宜的是
A.规划大量项目,建设众多公共设施吸引人口迁入
B.更新改造大量闲置废弃地为城市绿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
C.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
D.优先发展制造业,增加劳动就业岗位
同类题2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浙江省于2014年底率先提出了特色小镇的概念,并迅速将这一创新空间组织模式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下图为浙江省特色小镇核密度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浙江省特色小镇集聚程度最高的是
A.旅游
B.高端设备制造
C.时尚
D.金融类
【小题2】信息经济和金融类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浙北杭嘉湖地区的原因是
①经济水平高②劳动力丰富③产业创新程度高④城市化水平较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小题3】浙江进一步发展特色小镇,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集聚人才、技术、资本,形成产业、文化、旅游聚合发展
B.继续挖掘和放大特色小镇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的营造
C.依据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
D.注重特色小镇的协调均衡发展,建立不同特色小镇之间的有机联系
同类题3
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有关发展指标。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0年)
材料二:我国珠江水系图
(1)比较分析2005-2009年,广东、广西两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差异。
(2)2005-2009年,广西农业生产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珠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
(3)简要分析北部湾地区的工业发展优势。
同类题4
下图为“2006~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6~2015年,我国
A.工业化水平一直较高
B.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C.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D.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小题2】现阶段,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可行措施是
A.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B.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快矿产开发,提高钢铁产能
【小题3】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可以
A.减少地域联系
B.消除城乡差距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降低消费水平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 )
A.属于发达国
B.城市化速度快
C.是中国
D.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
【小题2】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过程中()
A.工业化速度比城市化速度快
B.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C.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变化
D.工业化与城市化起步都比较早
【小题3】该国③~⑤阶段,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第三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
D.农业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